马亥区位于蓬皮杜艺术中心到巴士底广场之间。
1605年,亨利四世在这里建造了孚日广场,这也是巴黎最古老的广场之一。
1643年,路易十三世又在这里修建了皮卡第酒店,后来变成了巴黎博物馆……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许多贵族和富商,遭到了迫害,也使得马亥区渐渐落寞。
十九世纪,这里成为工人阶级和移民的聚集地,二十世纪则变成了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居住地。
1980年,这里一度成为TXL权利活动的中心。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伴随着马亥区的发展,TXL活动中心自这里转移出去后,慢慢恢复正常。
有纪念意义是吧!
刘进乜了克罗艾一眼。
克罗艾,则没有留意到。
街口站着一个中年男人,西装革履。
这么冷的天,他看上去很是狼狈,稀疏的头发上,沾着一颗颗晶莹的冰碴子。
看到克罗艾和刘进,他快步迎上来。
“克罗艾小姐,我是布律诺,我们之前见过。”
“我记得,这位是……”
“刘进!”
克罗艾习惯性的想要称呼刘进的笔名,但是被刘进拦下。
布律诺,如果用英语,就是布鲁诺。
发音差异而已。
“你好,你是华国人?”
“是的!”
这家伙很有眼光,没说刘进是小日子。
“我们去看房子吧。”
布律诺和刘进寒暄了几句,就直奔主题。
别说他态度不好,这么冷的天,他西装革履的看着很庄重,实际上早冻得跟孙子一样。
换成刘进,也受不了。
刘进和克罗艾都欣然同意。
三人旋即,沿着街道行走。
这里不适合开车。
道路很窄,如克罗艾之前形容的那样,路两边的路灯,都是仿造十八世纪的风格。
雪花飘扬,昏黄的灯光,湿漉漉的街道。
一刹那间,恍如走进了十八世纪。
两边的楼房大都是两三层。
事实上,整个马亥区,很少有高楼大厦。
从小街走出去,是一个小型的广场,一边是另一条小街,一边是三百多米的台阶。
街拐角处,有一个小酒馆,亮着灯。
感觉,很安静。
顺着台阶往上看,有一幢三层的建筑,外墙斑驳,很有那种沧桑的感觉。
而在那幢建筑的背后,则是影影幢幢的高楼。
在纷扬的雪夜里,格外有冲击感。
“我喜欢这里!”
刘进忍不住说道。
克罗艾笑着回答:“我猜你一定会喜欢。”
“就是那幢房子。”
布律诺用手指着台阶上的楼房,说道:“原来这个房子是一个作家的,后来因为得罪了另一个作家,书也写不出来了,只好回老家,房子也被银行给收走了。”
“作家?叫什么名字?”
克罗艾好奇的问道。
“你这一问,我还真想不起来。
好像前几年写过一本火爆的畅销书……去年,好像就是去年,他在电视上挑起了对另外一个作家的骂战,结果被人家反怼了回来,书也买的不好,新书也写不出来。
今年,他回老家了,据说是连贷款也还不上,被银行把房子收走了。”
刘进,眼角一跳。
听上去好像有点耳熟啊!
结果,没等他询问,克罗艾抢先开口道:“米歇尔,米希尔·乌埃尔贝克?”
“对,就是米歇尔,姓什么我记不太清楚了。
我记得我以前还看过他的书呢,《基本粒子》,没错,就是叫这个名字,《基本粒子》。”
所以,米歇尔这是破产了吗?
刘进有点吃惊。
扭头看去,克罗艾似笑非笑。
指了指他,似乎是在说:都是因为你!
刘进,无奈的笑了。
这怎么可以怪他呢?
当初是米歇尔发起的战斗,结果没想到那么不堪一击。
不堪一击也就罢了,居然破产了?
拜托,只是写书而已,没必要弄的这么惨烈吧。
“我是真不清楚。”
“我之前和梅拉一起拜访伊莱娜女士的时候,听她说过……米歇尔先生因为《平台》滞销,所以准备另起新作。结果……一直没有写出来,好像失去了写作的能力。
阿摩司,一定是你使用了东方魔法,对吗?”
“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