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杜牧写一个“铜雀春深锁二乔”,现在苏轼又来个“小乔初嫁了”……
周瑜一脸黑线,颇为无语地看着天幕。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好词啊!”
李白直接端起酒杯,遥敬天幕,大声说道。
这首词惊艳到他了!
苏轼不愧是能排到第一的词人,上来就是王炸,让李白很喜欢。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当为传世佳作!”
江南侯李煜抬头看着天幕,发自内心的感慨道。
他今后,也想尝试写一下这种“豪放派”的词,看看能不能和“苏辛”二人比肩!
“好词!必为千古绝唱!”
“全词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难得啊!”
柳永拍案而起,惊声说道。
到了现在,他是真的服气了。
这样豪迈的词风,对他的心灵冲击很大。
他决定要离开扬州,换一个环境,尝试下不同的作词风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词!”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苏轼好豁达的心态啊!”
天幕下,屈原读到这里,心胸一下子开朗起来,感慨地说道。
他觉得自已也要学习苏轼的洒脱豁达心态,凡事不要堆积在心里。
若是有一天,楚国真的被秦国所灭。
他或许不会再选择投江殉国,而是积极地寻找挽救楚国民众的办法。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句词写的太好了!”
唐玄宗李隆基拍案叫绝,开口称赞道。
就像这首词一样,他也准备用这种心态来面对天下百姓的质疑和谩骂。
能挽救的措施他都做了,如今的他只想好好经营大唐,使其继续延续开元年盛世的繁华。
无论是唐太宗的指责谩骂,还是来自天下百姓的质疑,他都打算视而不见。
也无风雨也无晴,随他去吧!
“好词!”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意境深邃,内蕴丰富,可为一味良药也!”
范仲淹品读完全词,沉吟片刻后,开口称赞道。
苏轼的这首词写的太好了!
它能让人精神为之放松,放下平日里所有的疲惫和愤懑。
这已经不是一首词了,这简直就是一味良药啊!
“苏轼如此乐观的心态,值得吾等学习。”
李贺抬头看着天幕,心中一片宁静。
他代入苏轼的视角后,突然发现自已身上那些困难险阻,都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