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焖笋的浓油赤酱,笋干老鸭煲的醇厚鲜美,咸肉炖笋的咸香可口,漉笋烧肉的肥而不腻,雪菜笋丝的清爽开胃,丝瓜笋干蛋花汤的清淡怡人…
光是想着这些菜名,就让人口舌生津。
江晚柠嘴馋了,忍不住提议道:“要不,咱们先不上山了?趁着现在露水未干,先挖些冬笋尝尝鲜?”
她的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期待,仿佛已经闻到了冬笋的清香。
说着,她转向正在鸡舍忙碌的小杨和小军,关切地问道:“我们在竹林里挖笋,会不会惊扰到竹林里的鸡?”
小杨放下手中的饲料桶,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回答:“柠柠姐放心!我们可以在竹林里做个临时隔断,把挖笋的区域单独隔出来。”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围网,“用那个移动围栏就行,很方便的。”
李大山搓了搓粗糙的手掌,跃跃欲试地问道:“那咱们今天就专门挖一天笋?”
他的眼睛在竹林中搜寻着,已经迫不及待要展示他找笋的绝活了。
江晚柠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先挖半天吧。尝尝鲜,下午还得进山。”
她解释道,“山上的野果和山货更着急采摘,错过了最佳时机就可惜了。”
虽然这么说,但她那副垂涎欲滴的模样,任谁都看得出来是被冬笋的美味给馋坏了。
确定了要开挖的竹林区域后,大家齐心协力帮小杨和小军拉起了隔断网。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空气中仿佛已经飘起了冬笋的香气。
李大山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像个经验老道的向导。
他时而蹲下身来,用手指轻轻拨开地面的落叶。
时而用脚尖试探性地轻触地面,感受着地下的动静。
“找冬笋可是门学问,”他一边走一边传授着经验,“要看竹鞭的走向。你们看,竹叶长得浓密的那边,底下的竹鞭一定很发达。顺着竹鞭找,准能挖到好笋。”
王秀兰突然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一层落叶,露出微微隆起的地面:“大山,你快来看!这里是不是有笋?”
她兴奋地从箩筐里取出小锄头,像考古学家发掘文物一般,轻轻地刨开表层的泥土。
“慢着慢着!”李大山赶紧制止她粗鲁的动作,“让我来看看。”
他俯下身,用布满老茧的手指细细探查着地面的隆起,突然眼睛一亮:“没错!底下肯定有笋!”
江晚柠连忙拿起大锄头,在李大山手把手的指导下,沿着竹鞭的方向小心挖掘。
湿润的泥土被一铲铲翻开,渐渐露出一点嫩黄的笋尖。
“轻点轻点!”李大山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逐渐显露的笋尖,“别伤到笋肉,要不就不鲜了。”
当整颗冬笋完好无损地被挖出来时,所有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这颗冬笋虽然个头不大,但形状饱满圆润,外皮呈现出漂亮的金黄色,散发着特有的清香。
李大山像捧着一件珍宝般小心翼翼地托着它,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长得真好啊!看来这片竹林的土质特别适合长笋。”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每个人带来的竹筐都装的越来越满。
除了预期的冬笋外,他们还意外收获了两种“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