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赤帝新政(2 / 2)

赢挚毫不犹豫地割破手腕,赤帝纹金血如滚烫的岩浆般涌出。金血顺着鹤群的方向流淌,向着六国故地飞去。“第三改,复私学,禁独尊——百家讲坛,稷下学宫作课试!”赢挚坚定地宣布着这一改革措施。他希望恢复曾经被禁止的私学,打破思想的禁锢,让百家争鸣的局面再次出现。利用徐福的噬星仪作为百家交流的平台,以阴阳家的星图制定课程和考试的规则,让各种思想相互碰撞、融合,为帝国注入新的活力。

此时,张良手中的太阿剑突然发生量子重组。剑身光芒闪烁,显化出韩非《五蠹》与孔子《论语》交融的篆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在剑身上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象征着百家思想的相互借鉴与吸收。

当剑尖轻轻触及扶苏心口的“仁”字刺青时,十二金人掌心原本刻着的“黔首自实田”竟缓缓逆转,变成了“民为贵,社稷次之”。这一变化,体现了对民本思想的重视,也标志着帝国在思想理念上的重大转变。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厚厚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时,九原铁骑的量子骑兵整齐排列在广阔的原野上。然而,此刻他们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突然调转马头。

赢挚站在高处,目光坚定。他引动十二金人眼眶中的鎏金水银,水银在他的操控下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将骑兵们逐渐炼化成一座刻有“建义”二字的青铜鼎。青铜鼎散发着威严的气息,象征着新的秩序和正义的建立。

“最后一改,废谶纬,立史官——徐福东渡船残骸作春秋笔,立为太史令!”赢挚大声宣布着最后一项改革内容。他决心废除那些迷信荒诞的谶纬之说,建立正式的史官制度。以徐福东渡船的残骸作为记录历史的工具,让老子骑牛像的虚影担任太史令,负责记录帝国的历史,确保历史的真实和客观。

就在这时,骊山地宫深处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李斯的青玉笏板突然裂开,露出了隐藏的夹层。夹层中,一幅徐福手绘的“苍龙逆鳞图”展现在众人眼前。这幅图散发着神秘而危险的气息,仿佛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赢挚见状,赤帝纹突然暴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苍龙逆鳞图”逐渐被炼制成一座《商君书》刑鼎。刑鼎的鼎腹上,“法势术”三字清晰可见,且渗透着墨家的黑油与儒家的金粉。这象征着新的刑鼎融合了百家思想,将成为帝国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支撑。

咸阳宫浑天仪在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终于承受不住强大的力量冲击,突然炸裂开来。碎片四处飞溅,光芒闪烁。在浑天仪的核心处,显露出浸泡在太一药液中的扶苏精血。精血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

赢挚站在一旁,他的黑袍随风飘动,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坚定的决心。他看着星轨碎片,缓缓说道:“陛下可知,徐福六次东巡实为布阵——他要将大秦国运炼成噬星仪燃料!”他的话语揭示了徐福隐藏极深的阴谋,让众人意识到帝国曾经面临的巨大危机。

晓梦听闻,立刻挥动秋骊剑,引动终南山地脉的力量。地脉的能量如汹涌的波涛,向着浑天仪的碎片涌去。在晓梦的操控下,这些碎裂的星轨逐渐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了一座全新的浑天仪——“民为星轨”的浑天新仪。

新的浑天仪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象征着以民为本的理念。当仪心触及扶苏心口的“仁”字刺青时,一股神秘的力量瞬间爆发。十二金人仿佛受到了某种召唤,突然集体转身。他们手中的兵器在光芒中逐渐熔化,最终凝聚成一枚刻有“赤帝新政”的传国玉玺。

玉玺散发着神圣而庄严的气息,玺底“受命于天”四字流淌着墨家机关油与农家稻穗纹。这不仅代表着帝国权力的传承,更寓意着新的理念和秩序将融合百家之长,以民为本,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