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年代文真假千金的嫂子 >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单天章等人还……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单天章等人还……(1 / 2)

第84章第八十四章单天章等人还……

单天章等人还不知道李梅梅那里还有一份“小订单”,现在他们是忙的脚打后脑勺。

就这样了,单天章还每天都要接送郑红玉,不过,田美凤他们也没有反对,因为现在冬天了,天亮的晚,黑的早,一个人确实不安全。

郑先进也不钓鱼了,不是因为冷,而是忙。

老婆子每天都要去豆腐坊,大孙女要去县城学校上课,虽然课基本都在早上后面两节,但也得早早过去。

幸好那个点老孙头赶马车会进去,冬天了,马车也装了车棚,路上不算太受罪。

在家休息没几天,陈志远又跑出去了,这次的提成很可观很可观,就因为很可观,陈志远更加野心勃勃。

因为他的那份订单,是很偶然的,其中还沾了妹夫的光。

不是偶然吧,应该说是非常戏剧性。

省城第一招待所重建,在原位置推倒重建,不止原位置,周边的几家的房子也全都买了下来。

这是省里面的大项目,省里想要建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不知道经过怎么样的讨论,反正最后定下来的就是重建省城第一招待所。

本来这样的大项目,各种材料肯定是要先联系好的,肯定不会临时临尾的才定下来。

这个陈志远就没报希望,当时看到人家动工,他也是厚着脸皮凑上去询问人家要不要水泥的。

结果当然是不要了,人家都定好了。

然而,对方不给力啊,定好的那家水泥厂,因为接到他们本地的一份大单子,然后库存告急,致电这边说想要延后交货。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这样,因为川省这边没有自己的水泥厂,又因为铁路还算四通八达,从隔壁买也挺方便,就一直没有发展自己的水泥厂。

但有时候就是这样,买方卖方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现在是有货的是大爷,而且对方也更注重自己当地的订单,这样把别人的订单往后延的事不是第一次了。

对方不是第一次干,省领导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但偏偏这次的项目是众多领导都关注着的。

开工就遇到这样事,一下子就不太高兴,正好陈志远又一次厚着脸皮撞上去。

去的时候还遇到好几个省领导在那边视察,陈志远就这样直愣愣的对上了。

听说是来推销水泥的,省领导们先是沉默,这毕竟是大工程,对方的厂子是什么?

一个刚刚建起来两个月的小作坊,敢用吗?能用吗?

水泥厂啊,桐子大队,这听着耳熟啊,几乎是瞬间,陈明就反应过来了这个水泥厂就是单天章搞的那个。

“这不是巧了么,同志,你认识单天章吗?”陈明笑问道。

陈志远惊喜的回道:“认识,单天章就是我们水泥厂的厂长,这个水泥厂就是他一手组建的,里面的机器设备也是他跑到帝都水泥厂买下来的,他的师傅就是帝都水泥厂的工程师,我们的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不会有任何问题。”

更何况还比其他水泥厂便宜,一吨便宜十块钱呢,不过这话听着有点市侩,他没有当着一看就是领导的人的面说出来。

旁边有人好奇:“老陈,怎么,你认识?”

陈明解释道:“认识,这位小同志说的厂长,就是我外甥,帝都下来的知青,不服输搞了一个水泥厂,哈哈哈,孩子家家的,不过,也是随了他爸,我姐夫别的不说,就是脑子好使。”

这话在其他人听来还算正常,大家都这样嘛,对自家孩子,一边谦虚,一边又自豪。

可偏偏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和陈明共事十来年的,甚至还有更久的,互相的情况都知道一些。

刚刚文化那人就惊讶了:“老陈,就是你那个在研究院的姐夫?”

陈明点点头:“没错,我总共也就一个姐夫啊。”

当爸的是研究院的,儿子脑子也差不多哪里去,更何况还有老陈背书,他们可不相信老陈会无缘无故的点出来。

看到几个领导样的人面色不像一开始那样,陈志远眼睛一转,没说话,但是把报价单递了过去。

两边价格一对比,几个领导互视一眼,前有价格便宜这么多,运输更方便的优点,后有老陈在这顶着,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就这样,一份相对于大厂也能算大单的订单,就这样被陈志远拿下了。

等人走远,陈志远才慢慢回神,刚刚那个,好像是妹夫的亲戚。

当即就要去打电话,找单天章要地址,承了人家这么大一个人情,肯定要去谢谢的。

没想到根本不用他去,陈明没走远呢,送走一起过来的同事后,陈明就又返回和陈志远聊了好一会儿。

聊完后陈明心情不错,他敢站出来点明那是他外甥办的厂子的货,就是对单天章有信心。

关县到省城,交通条件很好,而桐子大队到关县,又是非常近,只要后面拓宽了桐子大队到关县的路,那么单天章办的这个水泥厂就可以再扩大规模,弥补他们川省水泥厂的欠缺。

这次只要质量过关,凭借价格,不说其他,省城和周边的市,县的市场,拿下是没有问题的,没有谁会和钱过不去,物美价廉的东西,怎么会没有市场。

.....

郑红玉经过几天的慎重思考,决定换一个工作。

“奶,我想去水泥厂上班。”郑红玉说道。

话落,家里其他人都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有什么反应。

大孙女婿这次的提成确实多,将近六百块呢,城里面双职工家庭一年也攒不下来的一个金额,陈志远一份订单的提成。

可是提成高是高,但是人也累啊,每次小陈回来都要瘦好几斤。

田美凤想要劝一劝:“玉啊,每天在外面跑,你能受的住吗?”

提成是高,但不是每个月都能那么高,除了到处跑累之外,还得不要脸。

就算小陈回来不说这些不好的一面,但是他们怎么可能猜不到。

郑红玉看他们都误会了,连忙道:“不是,我是想来水泥厂继续当会计,不然桐油厂那边,每次上下班都还要接送,挺麻烦的。”

在高考恢复之前,她上班就是为了上班而已,不想下地,还能额外有一份工资。

既然都是上班,在哪都一样,在水泥厂离家还近一点。

更何况,按照现在水泥厂发展的趋势,不用一年就能全部还清欠首都t水泥厂的钱。

后面的收益除了要给县里面,公社里面交税,分红,给社员分红,给工人发工资,剩下的还是很可观的。

她和单天章聊过,账面上不必存太多钱,钱只有用起来,才能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

郑红玉想来水泥厂,一个是因为她和单天章有挺多想法需要一一实现,一个还是因为姚雪依也想转岗,转销售岗,会计就空出来了。

大队会计之前还能勉强忙得过来,但是现在工人越来越多,订单也越来越多,渐渐的已经开始吃力了。

郑红玉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她暂时只和单天章聊过。

那晚,借着这个开端,后面两人都没有收住,差点聊通宵。

水泥厂肯定会赚钱的,就算现在还有巨额的债,郑红玉也想在高考恢复前,他们离开桐子大队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第一件事就是重建小学,附近几个大队,也只有她们桐子大队有自己的小学,其他的要么去公社小学,要么去县城小学。

不过,她们大队的小学,条件也是非常一般,郑红玉去看过,真的太苦了。

读书是这里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最触手可及的一条路,最能看得见的一条路,所以郑红玉想要试着,做点努力。

原来不是想要销售岗,那这样的话田美凤他们就放心了。

反应过来后,田美凤他们还挺高兴:“挺好啊,离家近,中午也能在家吃饭了,早上还能多睡会儿。”

“不过,你的工作要怎么办?”田美凤问道。

郑红玉明白她奶的意思,水泥厂是单天章和她爸一手建起来的,而且现在一些后勤或者行政岗还是缺人的。

不放开名额,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如果郑红玉想去的话,直接入职就可以,而且还是正式岗。

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说,都不会有人质疑。

一来,水泥厂是谁搞起来的他们心里和清楚了,二来,桐油厂是县里面的厂子,铁饭碗的稳固程度肯定要比他们自己的小作坊要好,郑红玉能放弃那边的正式工作来这边上班,怎么都不可能是有私心。

所以郑红玉过来有工作,不必用她现在的工作换,那就剩下了一个工作。

郑红玉眼睛一亮:“奶,舅爷家表妹是不是也毕业了?”

田美凤刷的一下站起来:“玉,你是说要把桐油厂的工作让给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