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年代文真假千金的嫂子 > 第209章 第两百零九章 第两百零九章

第209章 第两百零九章 第两百零九章(1 / 2)

第209章第两百零九章第两百零九章

自从郑红玉在首都晚报上面打了广告,一些嗅觉灵敏的人很快就意识到里面的商机。

那些人比郑红玉有钱的也t有,比她手头紧的也有。

但是人家全都奔着首都日报去的,还看不上晚报的曝光度。

可是首都日报那边,人家的销量一直都挺不错,对赚钱就没有那么迫切,甚至还隐隐看不上晚报为了钱刊登广告的行为。

所以无一例外,那些人都没有成功,后面只能转战有成功经验的首都晚报。

首都晚报拍板同意刊登广告的几人,也没想到效果会那么好。

现在他们每天只需要留出三四个豆腐块大小的版面,就能增加好几百的收入,是一天好几百。

这几百块钱,他们得卖出去多少份报纸才能收回来。

三四个豆腐块大小的版面,又不会影响到其实大事件或者政策的刊登。

每天几百块的收入,算是额外收入,一下子就大大缓解了他们的销量压力。

因为其他报社还没有先例,所以大家想要打广告,都是奔着首都晚报去的。

渐渐的,市民们也习惯了在首都晚报上面寻找好的,家里需要的东西。

一些想要摆摊的,也会直接从首都晚报上面找信息。

这就形成了闭环,越来越多的人在首都晚报上面打广告,越来越多的市民习惯在首都晚报上面找信息。

这就导致首都晚报的销量呈上升的趋势,大家打广告的效果越来越好,吸引更多的人去打广告,而更多的广告,就吸引更多的市民的注意力。

后面郑红玉又去打了一次广告,还是一个星期。

这是都是郑红玉找上门,他们才会开先例的。

也没想到后面能发展的有模有样的。

在郑红玉再一次找上去后,上次和她对接的人,还给郑红玉插了队。

这次广告的内容除了已经上过一次报纸的菱格长袜,还有另外两款新款式。

菱格长袜后劲儿很足,所以郑红玉又给它一次曝光的机会。

现在袜子厂经过几个月的发展,又扩展了很多。

自动袜子机机械厂倒是能复制,但是价格肯定是比之前半自动的那种高很多。

郑红玉她们走姚雪依爸爸的关系买的,是一万五一台,机械厂开价是九千。

三人合计了一下,肯定是机械厂的划算,而且人家还有售后,只要出现问题了,后面都能免费维修。

也不怪机械厂条件放这么宽,这次他们派出来复制自动袜子机的全是八级的工人。

什么车工钳工等等,全是八级的大师傅,人家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

九千一台,郑红玉她们一下子就定了二十台,因为袜子厂又进了一批原材料,流动资金不是很充足,所以机械厂那边肯定是不能一次性付全款的。

但之前合作过一次,中间又有人担保,人家机械厂肯定不怕她们赖账,前期只需要付百分之二十的定金就可以。

一下子大大缓解了袜子厂的资金压力。

其实每天批发出去那么多袜子,如果能全都回款的话,压力也不是很大。

但现在袜子厂已经积累了一批老客户了,对老客户肯定要有优惠,这就导致,那群老客户每次拿货,总有一些尾款不会及时拿出来。

所以资金才会流通不起来。

也是郑红玉和姚雪依腰包鼓,这十来万的货款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多了肯定不行,要知道,现在大部分国营厂在裁员,不是单纯的因为效益不好。

毕竟现在一些紧俏的东西还要用票呢,国营厂的销售渠道也不是一般的广,东西还是能卖出去的。

厂里面裁员,一个是厂里没钱了,一边厂里面的货一车一车的往外拉,一边原材料一车一车的往回运,但账面上就是没钱。

也不是被谁贪了,而是上下游。

这个厂欠那个厂几百万上千万,那个厂又欠另外一个厂几百万上千万。

不是没钱,而是欠不流通,一个欠一个。

比如服装厂,它们就欠布料厂好几百万的货款,而服装厂的钱呢?

又分摊在下游销售渠道里面,一时回不了款。

布料厂,服装厂欠它们欠,而它们又欠棉线厂等等更上游的原材料厂的钱,形成了烂账,大家都流通不起来。

然后就是连锁反应,一边拿不出钱,一边还要继续和上游工厂赊账,毕竟厂子不能停工不是。

郑红玉三人也是吸取了国营厂的经验教训,目前能赊账的就是西单摆摊那几人。

他们的进货量比较大,人她们也找人打听过,小毛病不断,但是底线还是有的,而且每次也只能赊账百分之二十。

如果下一次想要进货,就得把前面的账款结清。

所以就算这些人跑路了,她们的损失也不会太多。

不仅机器增加了,工人也增加了。

车间工人,分拣包装工人,现在郑红玉她们袜子厂,加上后勤人员,已经两百一左右了。

这次朝机械厂订货,除了二十台自动袜子机,上次八百块一台的半自动袜子机又定了五十台。

所以等后面袜子机都到货了,她们就是有两百一十个工人,一百五十台半自动袜子机,三十台自动袜子机的“大厂”了。

整个夏天,袜子厂经历了一次小高峰,持续了快三个月左右才慢慢回落。

到现在为止,袜子厂已经开业九个月了。

暑假早就过去了,现在已经是寒假前的期末复习阶段。

研究生阶段的内容,郑红玉通过她导师的考验后,就不用再按部就班的上课,而是每天都跟着邓梦兰开始做项目。

袜子厂运转正常,所以郑红玉隔一天来一次都没有问题。

再有一年,等姚雪依她们毕业了,袜子厂这边她就可以脱手了。

郑红玉一开始的计划里面,就没有袜子厂。

她是打算先留校,然后办一个专门的财务公司,帮别人处理财务税务等问题。

按单拿提成,她很多同学都可以兼职。

这样又轻松,挣的钱也不算少。

袜子厂是意外,不过现在来看,结果是好的。

“你俩安心复习,袜子厂这边有我呢。”郑红玉道。

姚雪依和李梅梅都不担心,只是例行问问,总不能光红玉一个人干活,她们连嘴皮子也不动一下,后面就坐等分红吧。

“等你们放假了,那会儿我们应该就能分钱了。”

袜子厂到现在,她们还没有分过钱。

不是没有利润,而是中间一直在增加新设备。

没有再额外投钱,已经很好了。

不过等这个月的资金回拢,机械厂那边的钱结清了,她们就能分钱了。

三人都不着急,就连里面最穷的李梅梅都不着急。

有啥好着急的呢,厂子又没有在赔钱,反而是一直在扩大规模。

没分钱前,她的生活费都是每次过来回去的时候,背着一麻袋的丝袜,卖完差不多一两个月的生活费和来回的路费就凑齐了。

......

“爸,咋了?”郑红玉小声问道。

郑红军挂了电话:“老家那边的电话,水泥厂有竞争对手了。”

其实这都是意料之中的,自从高考恢复,后面改革开放,经济开始慢慢复苏,水泥厂出现竞争是必须的。

“咱们的价格已经很低了,质量也没有问题,总不会落于下风吧。”郑红玉道。

郑红军点头:“暂时肯定是这样的,但是后面怎么发展,谁知道呢,万一人家有了更先进的设备,质量又好,还能把价格往下压。”

他们的生长线,都是首都水泥厂淘汰下去的,一条新的生产线可不是几万块,那得几十万起步的。

“这个也是不能避免的,社会要发展,如果不想被淘汰,只能也跟着一起更新生产线,保质保量的同时,不要涨价。”郑红玉道。

至于再降价,那肯定不行,现在桐子村水泥厂的价格已经比国营厂低不少了,再往下降,就会扰乱市场了。

“放心,他们暂时还能把持住,打电话过来也只是想发发牢骚。”郑红军笑道。

这几年占下的市场份额,也不是说挤下去就一下子能挤下去的。

水泥厂的名声打出去了,很多人提起水泥,除了去国营厂买,就是桐子大队那边了。

但国营厂的水泥,没有条子还不好买,所以桐子大队那边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只要质量没有问题,后续价格跟着市场波动,基本都不会有问题。

“你奶她们还没回来?”郑红军道。

郑红玉点头:“没回来,也不知道奶精力怎么那么旺盛,居然还能去摆摊。”

现在大学的文具店,招了三个人了。

平时她们只需要每天过去一个就行,空出来的另外两人,就带着她爷爷和她舅爷,去其他学校门口摆摊。

还是卖文具,那些学校因为她们好几天才会轮到一次,所以每t次摆摊,卖出去的量比文具店多不少。

去摆摊的文具,和文具店的是同一批货,价格也是一样的,款式又少见,生意不要太好。

弄得郑先进和田水刚都没时间去公园看人家下棋打太极了。

不过,摸了摸到手的零花钱,两人一本正经的表示,下棋也没有那么好看,还是摆摊最好玩。

郑红玉几人都无奈了,但是几个老头老太,你还能强制要求他们还是咋说,只能干看着呗。

以为摆几天累了就能自己歇下来,结果还越来越来劲儿。

后面郑红玉和她爸仔细一想,可不是嘛。

送货去是他们谁有空谁帮忙送过去,差不多到点了,也是他们看着时间去喊回来。

中间几个老头老太只需要坐在那里卖货收钱,累肯定是累的,但有限。

这不,时间差不多了,郑红军和郑红玉,两人已经开始站起来,准备出门去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