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两百一十二章第两百一十二章……
首都晚报,因为打广告的良性循环,销量一涨再涨,慢慢的爬了上去。
本来销量最好的是首都日报,在销量这块,可以说是按着首都晚报打的。
但广告的事才出来不到一年,首都日报已经被追赶上了。
虽然是国营单位,铁饭碗,但被之前看都不带看的兄弟单位步步紧逼,上面的领导也开始有压力了。
郑红玉就是抓住这个机会,再一次成为在首都日报上面打了广告。
也没有对不起首都晚报的想法,毕竟首都日报已经开始寻求改变,她不上,后面多的是人想上。
还别说,首都日报的广告效果和晚报还是不一样的。
两份报纸肯定有重合的人再看,但更多的还是不重合的一部分。
所以美莎袜子上过首都晚报以后,时隔一年,又上了首都日报,让美莎袜子的知名度再上一个台阶,出货量也出现了一个高峰。
津市那边的市场,是郑红玉她们自己过去打开的,在那边待了差不多两个星期,才找到有意向当经销商的人。
冬天,美莎袜子厂出了新款式。
冬天肯定不能卖丝袜了,看到就冷的袜子,出货量会让人想哭的。
现在市面上的棉袜,材料倒是真材实料,只是工艺还不太行,袜口那里容易失去弹性。
郑红玉她们花了大价钱进了一批质量很好的皮筋。
袜子也做了加厚款式和加加厚款式。
加厚款式是出门的时候穿的,比市面上的棉袜要厚几乎一辈,加加厚则是在家居家穿的。
是市面上的普通棉袜的三倍厚,因为太厚了,反倒不好出门的时候穿了,因为塞不进鞋子里面去。
冬天的时候脚冷的感觉不好受,加厚棉袜一出来,顾客上手一摸,就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区别。
棉袜款式很简单,只在厚度上做了改变,但是出货量一点儿都不比春夏秋的丝袜卖的少。
丝袜的消费群体比较集中,但棉袜是全家人都用得到的。
袜子厂开工一年,郑红玉已经分到了二十万的分红了。
明年很显然,只要不出现意外,利润肯定还会更上一层楼。
二十万的利润,是已经去掉后面新添的设备机器,以及仓库里囤的原材料后的纯利润了。
二十万当然比不过去鹏城进货,然后批发出去的利润,但二十万是可以源源不断的。
明年估计不用到年后,投进去的钱就能回本,后面的分红,就是纯利润。
首都日报和首都晚报的报纸,厂里面囤了不少,有新的经销商来进货,她们都会免费送上两份,很有份量的广告,当然不能放过。
摆摊的时候,报纸一摆出来,顾客对这个牌子的袜子的信任都会增加很多。
这是可以直接促进成交量的东西,那些经销商一个个当成宝贝来保管。
其实,在电视上,特别是黄金时间段,黄金台的广告,效果才是最好的。
但现在电视普及率还不够,也还没有先例,而且,那个价格,把她们袜子厂全都卖了,暂时也付不起。
所以郑红玉没敢肖想那些,她现在琢磨的是电台打广告。
电台现在的普及率比电视还要高,如果能成功签下,不管哪个城市的电台,她们的袜子都会在当地,迅速打开市场。
首选,郑红玉想要放在沪市那边。
厂里面经销商摆摊最多的地方就是首都,首都这边的知名度和饱和率都要比沪市那边高。
但是吧,丝袜过去还行,棉袜的话,款式太简单,不符合沪市的整体环境。
那边宁愿单着,也不想臃肿。
所以,款式还是很重要的。
棉袜的款式,郑红玉印象里不是很多,之前都很少关注,袜子都是买简简单单的那种。
但是一些元素有点儿印象,她也不是专业的。
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做。
这一年内,拿过创新奖金的人加起来也有六个人了。
大家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后面选了一天时间,郑红玉和姚雪依李梅梅商量过后,让人发布了一条通知。
款式的创新,把重心放在棉袜上面,另外,厂里面也要组成创新设计部,表现优异的,可以调换到设计部。
设计部的工资和女工一样,是底工资加其他。
一个是按计件来算工资,一个是按提成来算。
大家当然想去设计部了。
如果说设计出一款袜子,被选中了,销量还可以,是可以有这款袜子三年内的销售额提成的。
之所以定三年,是三年后,这款袜子还有没有继续销售是个问题。
销售额的提成啊,也就是说卖出去越多,到手的钱越多。
这个条件,哪怕是多大的公司,也没几个愿意给。
销售额的提成,一款袜子,一年卖出去上百万的话,就算提成的点再小,到手的钱也是非常可观的一笔。
当然提成是半年算一次,但平时生活费的话,底工资基本就够了,底工资有三十五呢。
加上一些补贴什么的,到手三十七八不是问题。
国营大厂别说底工资了,一个月所有的到手三十七八,也是属于中间水平了。
如果按照一百万的销售额来算,到手的提成是一千块。
去年,袜子厂几款袜子加起来,差不多有三百万左右的销售额。
看着不算少,毕竟是三百万呢。
但是换算成提成,也才三千块钱,然后设计部肯定不是一个人,一人分点,也就几百块,到手工资感觉和女工差不多嘛。t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一来,袜子厂刚开业前面两三个月,每个与出货量销售额也就是平均七八万。
那三个来月拖了整年的后腿。
二来嘛,那时候袜子才几个款式,一共也没有十个款式,分摊到每款袜子上面,差不多一款三十多万。
但实际情况又不能这样算。
像是净版的袜子,销售额差不多二十来万,远不到平均值。
而最火爆的菱格长袜,销售额足足有一百零几万呢。
这个款式,就是赵师傅一个人搞出来的。
等后面成立设计部了,也能出这样一款爆款袜子。
那就是一千块的提成,比在车间舒服多了,而且,这还只是一年的提成。
郑红玉她们给出的条件是三年的提成呢。
就算后面两年销量下滑,那也比一千要多。
一千块的提成,这还是没有算一个月三十七八底工资的数了,光是一千块的提成,就已经比车间女工一年的工资要高了。
车间里面干活,一整年到手八九百。
而设计部,只需要努力创新,搞新款式,就能收三年的钱。
哪个好,只要有脑子的人,肯定都会明白。
更何况,后面肯定要开发其他城市的市场,销量肯定只会越来越高。
别说一百万,单款袜子的销售额,一年三百万都不是问题。
像菱格长袜,首都这边,也不是说明年就过时了,根据市场反馈,很显然,喜欢的人还是很多的。
这款袜子,再推销到其他地方,销售额绝对不会止步在一百万。
后面郑红玉三人商量了一下,私底下给赵师傅补了一个大红包。
这款袜子确实卖的很好,其他几个拿过创新奖的,袜子也不错,但加起来才能和菱格长袜对打。
那些袜子,当时就给过奖金了,所以第一年不作数。
但从第二年开始,郑红玉她们也会给提成的。
她们的宗旨就是,只要有贡献,那就给奖励。
什么奖励最合适?
当然是钱了,老板不要和员工展望未来,那样没用。
打工人只想要实际的,钱给到位了,为你卖命都没有问题。
赵师傅几人不要太惊讶。
以为拿到一笔奖金就很可以了,结果第二年还能拿提成。
虽然只剩下两年可以拿了,但第一年她们拿到奖金了啊。
一个设计部,瞬间引爆了整个厂的氛围。
一个个的都想无偿加班。
因为购进了一批新设备,又扩招了几十人。
所以袜子厂也从三班倒恢复到两班倒。
每次都有一部分机器是闲着的,所以就有人想要“无偿加班”,留在后面捣鼓新款式,力求像赵师傅一样,做出来一个爆款。
那样三年之内,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提成。
除了设计部,还成立了销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