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嫡媳 > 第44章 谢氏家族

第44章 谢氏家族(1 / 2)

汴京城中多权贵,然谢家虽已扎根于汴京,对比起积代簪缨开国功臣的勇毅侯府,还是逊色了几分。

谢家到谢容瑛这一代,能在汴京成为‘世家嫡女’且被钟鸣鼎食的世族一眼看到,全靠谢家几代人的托举。

谢家祖籍赵郡,当年谢敬祖父带着族人迁升来到汴京,便是各司其职。

谢家长房逐名,二房追利。

那时谢家在陈郡生意遍布,士农工商,虽有银子却是让人最瞧不上的商贾世家。

后来长房出了一个读书的好苗子,也就是谢敬祖父谢长匀。

有了想走仕途的苗头,自然是把家中积攒的银子发挥到极致。

偏偏谢长匀也争气,刻苦上进,弱冠之年便中二甲进士。

许是当年谢家在汴京并无任何背景,又披着一层商贾身份,并未能分配到六部,反倒是被外放到澄县成为正七品官员。

起点虽低,但不妨碍谢家有银子傍身,加上谢长匀任职后积累地方经验,造福一方百姓。

短短两年时间就被提拔升迁至汴京,进了吏部,成为正六品官员。

谢长匀进入吏部后,二房更是源源不断把银子送入汴京的谢家。

历来官商不分家,更何况二房还是嫡亲血脉。

汴京中有一位正六品且名声大好的吏部侍郎,二房的生意自然也是如火如荼。

有谢长匀这个父亲做榜样,其长子谢琮礼亦不逊色。

依旧是寒窗苦读,谢琮礼弱冠之年高中榜眼,直接入了翰林院。

到了谢敬这一代,虽没有像谢琮礼那般高中榜眼,三甲进士亦是许多人一辈子都难以触及到的高度。

谢敬能力出众,而立之年升迁兵部。

而谢敬作为谢琮礼嫡长子膝下却只有一个女儿亦是让人唏嘘,尽管谢敬后宅妻妾成群,仍旧只有谢容瑛这么一个女儿。

谢敬

二弟谢凛自小性格喜动,不爱读书,在十五岁时就跟着二房四处做生意,后来成亲生子后也留在了祖籍赵郡老宅。

三妹谢楚楚喜江南,十六岁就嫁给东浙第一氏族云家幺子为妻,一年难得回汴京两回。

四弟谢译,因着长兄谢敬在兵部的关系,又自幼习武,喜读兵书,十八岁时成为武状元,二十二岁在宫中做过一段时间的皇家侍卫,后又未婚有子,且生母不详,到至今孤家寡人。

老四成为了谢老太太唯一的心病。

加上捧在手心的孙女嫁人,幺儿又领兵出征,谢老太太一时间不习惯,这段时间以来对吃食不上心,甚至开始了厌食。

最近又听到孙女中邪的消息,担忧孙女在夫家遭受后宅的算计。

更是担忧的病了。

谢敬无法,只能让谢容瑛回府一趟。

对于最近的风言风语谢敬都视若无睹,他知晓这个女儿能解决这种荒谬的事情。

让他愤怒不已的事情是秦珺异又娶平妻,这完全就是把谢容瑛当做了孤女来欺压。

在他愤怒的时候,谢容瑛送来一幅画像,且让谢凛前往陇西查画像中的人,也让他在对秦珺异迎娶平妻的事情上不要前往勇毅侯府争论要个说法。

“现在可以解释为何在对秦珺异娶平妻这件事这么平静了吗?”

偌大的书房中,谢敬稳坐于主位上,他视线时不时的落在梨花圆桌前的谢容瑛身上。

“爹,女儿嫁过去之后才知道秦珺异一直养着一个外室。”谢容瑛说的平淡,好似没有任何的情绪:“我嫁过去后蒋氏把侯府多年的账簿给女儿,目的就是想让女儿知道侯府中欠下了多大的窟窿,又想以女儿已是侯府的人替侯府平了那个窟窿。”

“以及在女儿知道勇毅侯府的真实情况后,用女儿的嫁妆来补贴全府上下的开销。”

谢容瑛想着前世自已的所作所为,心中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也难怪前世落得那个下场,这怎么又不算是自作自受?

为了那所谓的名声,为了所谓的被夫家的赞耀。

为了一些虚名,被其利用还不自知。

所以你自以为的当真是你自以为的吗?

她用了一辈子明白,自以为的东西从来不是别人的眼光与世俗的桎梏。

谢敬敛眉,想着蒋氏当时上门来求娶谢容瑛的嘴脸,一股愧疚之意涌上心头。

谢容瑛又道:“初到勇毅侯府,中馈之事就落到女儿的手中,要是女儿办不到的事情,女儿为了能在侯府站稳脚,定会想办法办到,比如差了银子就会让爹您来想办法。”

“混账!”谢敬怒声,又庆幸今日在侯府听到谢容瑛身边的人提到‘库房钥匙’,就知晓勇毅侯府的居心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