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爷的脉象颇为奇特,多见细弱之脉,此乃脾胃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不足,以致肌肉筋脉失于濡养。
"
他捋须沉吟:
"但时而现濡数之脉,偶见涩滞之象,这又显示湿热瘀阻、经络不畅之候。
"
孙思邈转身望向病榻,卢老太爷的眼神清明却困于躯壳,不由摇头懂啊:
"此症似虚似实,虚中夹实,寒热交错,为师行医数十载,也是首次得见,一时......也想不出对策。
"
“师父!难.....难道你也诊断不出来!?”
卢霖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这世上竟还有药王束手无策的病症?
孙思邈苦笑道:“为师又不是神仙,岂能尽识天下病症?不过......”
“不过什么!”卢霖忙问。
“此症似与《黄帝内经》所载'痿证'相类,却又更为凶险。”
孙思邈寻摸了片刻道:“所以为师暂且以针灸通络,配合益气活血的汤药一试,至于根治之法......
"
他望向窗外,怅然道:
"或许要另寻他途。
"
孙思邈闭了闭眼,喉头滚动着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医者仁心。
最痛莫过于明知病在膏肓。
却寻不到救赎之方。
......
陶柳村。
月亮悄悄爬上枝头,将斑驳的树影投在青石小径上。
沈灵儿正在屋内收拾着碗筷,木勺碰着陶碗发出清脆的声响。
楚天青披衣起身,准备去关院门,但行至门口,余光却瞥见柳树下端坐着一个人影。
这么晚了,谁还在外面瞎溜达?
楚天青好奇,不由的走上前。
待走进才发现,那人是个和尚。
一袭素色袈裟,看样子三十岁左右,面容沉静,眉宇间透着超然物外的气度。
此时,他正盘膝而坐,纹丝不动如同雕塑。
见状,楚天青颇为无奈。
虽说已近开春,但晚上还是有些冷的,一直在外面坐着,恐怕第二天就得感冒。
想到这儿,他轻咳一声,上前两步道:
"这位师父,夜深露重,不如来我家歇息一晚吧。
"
和尚眼帘未抬,只是微微摇头:
"多谢施主美意,贫僧......
"
“我家灶上还温着剩.....呸!素斋,吃一些暖暖身子也好。”
和尚结印的手指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
"对了。
"
楚天青一拍脑门,装作突然想起什么:
"还有刚蒸好的榆钱饭,拌了芝麻香油.....
"
"阿弥陀佛。
"
和尚突然起身,掸了掸身下的灰尘不:
"既然施主诚心相邀,那贫僧便叨扰了。”
“大师客气了。”
楚天青强忍笑意,转身领路,临近门口的时候,他顺口问了句。
“不知大师法号?”
“玄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