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悬疑推理 > 我泱泱大国,科技强亿点怎么了? > 第52章 蜂群立项,买车风波

第52章 蜂群立项,买车风波(1 / 2)

新年的前三天,李昊家基本就没断过人。

七大姑八大姨的热情问候,邻居们好奇的探访。

甚至还有不少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突然登门。

让李昊颇有些吃不消。

初四一大早,李昊就借口公司有事,逃也似的离开了家。

陵州市郊的一处军事基地会议室里,二十几位身着便装的专家正襟危坐。

李昊站在投影前,侃侃而谈:“'蜂群'系统的核心在于分布式智能决策。每架无人机都搭载盘古X1芯片,通过毫米波通讯组成动态网络。“

他点击遥控器,屏幕上显示出复杂的网络拓扑图:“这种网状结构没有中心节点,任何一架无人机被击落,都不会影响整体作战效能。“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突然举手:“李总,这种完全去中心化的指挥体系,如何确保作战指令的一致性?“

“问得好。“李昊微微一笑,调出一段模拟视频,“我们设计了'共识算法'。当30%的节点对目标达成一致判断时,系统会自动锁定攻击序列。这个阈值可以根据任务需求调整。“

视频中,数百架微型无人机如蝗虫般掠过模拟城市,自动分成十几个编队钻进不同建筑。

它们通过视觉识别迅速定位“人质“,同时标记出“绑匪“位置。

最惊人的是,所有决策都是在没有中央指挥的情况下自主完成的。

“这......“一位空军出身的专家瞪大了眼睛,“这不就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吗?“

李昊点点头:“从技术上讲,我们已经完全具备实现条件。盘古X1的神经网络单元可以实时处理高清图像,识别精度达到99.7%。“

他接着展示了火力覆盖方案:“每架无人机可携带200克高能炸药,1000架就是200公斤当量。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精确打击装甲车辆的观瞄系统、通信天线等薄弱环节。“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种全新的作战理念震撼了。

“我补充一点。“李昊突然想起什么,“这套系统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成本。量产后的单机成本不会超过1000元,而拦截一枚防空导弹至少要几十万。“

这句话直接击中了在场军代表的心。

作为精打细算的军方采购人员,他们太清楚这种性价比意味着什么了。

会议结束时,项目负责人王建军少将握着李昊的手说:“李总,'蜂群'项目正式立项。三天内会有保密协议和合作框架送到昊天科技。“

离开军事基地,李昊长舒一口气。

这个项目比他预想的顺利得多,军方显然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战略价值。

初五清晨,李昊刚起床就接到了杨妍的电话。

“今天去看车?“李昊揉了揉眼睛,“这么急?“

“再不去4S店又要排队了。“电话那头,杨妍的声音带着笑意,“而且我打听过了,今天奔驰4S店刚到了一批新车。“

一小时后,两人在陵州汽车城门口碰头。

杨妍今天穿了件米色风衣,长发披肩,在冬日阳光下格外亮眼。

“先说好,今天必须听我的。“她挽住李昊的手臂,“叔叔的第一辆车,必须够档次。“

李昊无奈地笑笑:“行,听你的。不过我觉得国产车就挺好。“

“先去奔驰看看嘛~“杨妍拉着他走向奔驰4S店。

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几辆锃亮的新车在射灯下熠熠生辉。

一位西装革履的销售顾问迎了上来,目光在两人年轻的脸上扫过,笑容略显敷衍。

“两位想看什么车?“

“进口E级有现车吗?“杨妍直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