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破局(1 / 2)

他的声明铿锵有力,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尤其是这次发声的是调查局而非情报局,更显示出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民众暂时压制了怒火,选择观望。

然而,这平静只是火山爆发前的宁静。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苏跃深知,自己当前的处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棘手。然而,这一切都在他的精心策划之中,包括网络上那些关于菲利普·马克的传言,也都是他一手策划的。米国国内正在进行的大规模整顿行动,正是他所期望看到的结果。

菲利普·马克以为苏跃绝不会轻易揭露自己的底牌,但他错了。对苏跃而言,菲利普·马克不过是他手中的一枚普通棋子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跃的计划逐渐接近尾声。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棋局中,各方势力犬牙交错,互有胜负。苏跃的上一步棋,成功地将米国原本的优势局面瞬间扭转。而接下来的一步,虽然风险极大,但一旦成功,将为他带来一劳永逸的胜利。

坐在电脑前,苏跃的神情异常严肃。尽管整个局势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但即将迈出的这一步仍然让他感到些许忐忑。这是一场赌博,赌的是自己能否在事情败露之前完成计划。

由安全局和多个国际情报组织组成的行动组,实力不容小觑。苏跃的计划虽然周密,但也不能排除意外的可能性。然而,他已经没有退路,这一步必须走下去。

深吸一口气,苏跃果断地敲下了回车键。这是倒数第二步,棋局即将迎来终局。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庞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比他之前所设计的任何计划都要复杂得多。在仓库中隐匿的十几天里,他为这个网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你们会如何应对呢?”他在心中暗自问道。

与此同时,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封来自苏跃的信突然出现在华夏国内的网络上,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所有人看到。

“各位好,我是苏跃。”信件的开头这样写道。接着,他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并提到了燕京城的封城事件,坦言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他称赞了那些为了民众安全而日夜操劳的精英们,但表示这远远不够,因为他们要抓捕的目标正是他。

然后,他揭示了为什么要对他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追捕,甚至不惜封锁整个燕京城。原因就是他窃取了阿拉巴斯坦研究所的三枚浓缩铀,这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他还在新春时公映的电影中夹带了四个彩蛋信息,作为对民众的警示。

最后,他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他将在北川市投放三颗核弹,并劝告民众尽快离开。他警告行动组不要试图逮捕他,而是应该尽快找到他藏好的核弹头。他的言辞中充满了威胁和挑衅,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

这篇文章迅速占据了所有门户网站的首页,甚至通过运营商的基站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了每个人的手机上。微博热门搜索的前五十条都是关于这封信的讨论。

行动组内部一片混乱,技术部门人满为患。每个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底层数据部门提供的数据,试图找到苏跃的踪迹。班吉愤怒地砸了一下键盘,他无法理解苏跃是如何突破层层防火墙的。苏跃的才能让他们感到震撼和恐惧,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神秘人物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全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苏跃这个名字,以及他所宣称的核武器投放计划,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如果是其他人发布这样的消息,很可能会被当作是无稽之谈,是某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家的胡言乱语。但苏跃不同,他的名字在许多人心中,已经与奇迹紧密相连。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巧妙的策略,将众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变为现实。因此,即使面对核弹这样震撼人心的消息,人们在震惊之余,也不得不认真考虑其真实性。

《米国华府时报》紧急推出增刊,邀请各路专家对苏跃的此次行动进行解读。无论这些专家的观点如何,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个词汇来描述苏跃——“传奇”。

苏跃确实是个传奇人物,他身处一个法治社会,却凭借个人的力量搅动了整个世界。他的目光似乎总能超越眼前的利益,每一步行动都仿佛预见了未来的走向。他就像那些历史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领和丞相,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人们纷纷猜测苏跃投放核弹的动机,却始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有人担忧世界的未来,也有人对核战争的爆发抱有某种期待,认为这将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然而,真正的英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能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勇气脱颖而出。

里昂自然也看到了苏跃发布的这篇详尽文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文章的关键在于核弹、核战争以及苏跃本人。但里昂却从中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他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核弹明明还在自己手中,苏跃怎么可能在北川市投放核弹?更何况,发射核弹不仅需要浓缩铀,还需要复杂的裂变环境和军用卫星的支持。这些对于苏跃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里昂瞥了一眼身边的保险柜,里面放着的正是他手中的浓缩铀。他越发感到困惑,苏跃这是唱的哪一出?难道他真的疯了吗?

他无法理解苏跃为何要主动承担核弹的罪名,这对他来说似乎没有任何好处。这篇文章的发布,无疑让全世界都坚信了苏跃窃取了核弹头的事实。即使核弹最终没有如苏跃所言那般引爆,他也已经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里昂不禁嗤笑出声,他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忧显得有些多余。苏跃已经彻底失败了,他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甚至自己亲手堵死了最后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