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 > 第2章 第二章 文火白粥

第2章 第二章 文火白粥(1 / 2)

第2章第二章文火白粥

里正略过陈秀花,难以置信地看了陈老爷子一眼。

“误会,都是误会。”陈秀花忙解释,“都是这婆娘自说自演的,可不能信。”

“人证就是小果,小孩子可不会撒谎。至于物证,就是那块草席,应该还在屋前放着,您去看看就知道了。”

叹了口气,里正向陈家走去,果然看到卷起放在屋檐下的草席:“荒唐,真是荒唐。今日这事,我替你做主。”

姜姀诉求不多,房产田地她都不要,只要求把田地换成等额的粮食作她二人近段时日的吃食。商讨到最后,精米和面粉各要来五升,薄被褥要来一床,外加一把柴刀,一个背篓,两件旧衣,还有方才新买的那张草席。

众人都觉得她要少了。既是分家,总该把三房的份额悉数拿走。再有里正主持公道,怎么也不能让她吃亏不是。

况且她孤儿寡母的,没了荫庇以后吃住都是问题,只要这点粮食哪够。

但陈秀花抠搜至极,半文银钱不肯割让。为这么点东西,气得吹胡子瞪眼,总觉得姜姀诓了陈家,却碍于里正在场不好就地发作,憋了一肚子窝囊气,本就肿胀的脸眼瞅着愈发胀大。

姜姀不愿同她缠斗。分家以后要干的活计多着呢,一下午的时间都未必够用。总不能夜里黑灯瞎火的蜷缩在山林一角,到时候真遇上野猪黑瞎子什么的,连累小果也遭殃。

双方协商一致后,里正写下分家文书。围观的村民都来做见证。两伙人在上头按下手印,这事便算大功告成。

谢过里正和村民,姜姀头也不回地带着小果朝山里走。

午后稀稀拉拉地下了几滴雨。大雾渐渐散去,气温比晨时冷下不少。

披上旧衣,背着沉甸甸的竹筐,她领着小果抄近道上了大罗山。凭记忆寻去,在山腰处的涧水旁找到了一间茅草屋,也就是她们今后要定居的地方。

这处风水宝地最初是由原身找到的。记忆中,原身也曾动过分家的念头,一次挖野菜时借机和妯娌走散,七弯八绕地来到了这里。

里头原本住着的鳏夫年事已高,又在山里摔了一跤,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于是草屋闲置下来,被她巴巴地看上。

可原身到底是个土生土长的古人。深入人心的封建礼教思想始终制约着她的行为,加之她受陈家人磋磨许久早没了锐气,分家这事就一直拖着。一拖二拖,拖到人没了,还是没能从那吃人的家里出来。

姜姀在草屋门前伫立良久。她心想着,这次不一样了。

命运的齿轮既转到她这儿,她会带着原身未完的心愿活下去,再把她们的小日子一点点过好。

正出神,小果甜甜的嗓音从手边传来:“原来娘说的住在山里是这个意思,我还以为咱们要住在山洞里呢。”

小孩子的想象力就是丰富,但她事先的确没和小果通过气。难为这孩子以为要住山洞还跟着自己出来。

“小果推门看看,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家了。”

欢天喜地地推开门,小果被呛人的灰气逼退好几步,小小的脸蛋皱成一团:“娘,这味道也太大了。”

“你先在屋外等等,我进去开窗。”

轻轻“嗯”了声,小果一蹦一跳地走到一旁蹲着。

姜姀放下背篓,皱着眉头进去。眼前的场景比她想象的还要糟糕许多。

屋子里结满蛛网,除却这个,其余的像是被人洗劫过。堂屋空荡荡的,地上躺着半条破麻布,长满雪花似的霉点。原本放桌椅的位置徒留几个深色的窟窿印,想来是屋子闲置以后被人搬了去。

擡头看向屋顶,头顶的椽子上结满霉斑。这样布满霉菌的屋子,住久了是要生病的。但眼下她二人无处可去,只能在此处暂且安顿下来。等到时候赚了钱,再想法子给这间屋子翻新一下。

往西向走,灶房里留了两个破碗。

灶坑里的草木灰结成了团。稍微扒拉两下,从角落里挖出来一个模样尚且完整的陶釜。难得的漏网之鱼,看样子洗洗还能用。

肚子恰合时宜地咕咕叫起。方才沉浸在分家的喜悦中,一时间忘记了饿,这会子看到陶釜倒是想起,从早晨开始,两个人都还没吃过饭呢。

将三面窗子推开,姜姀捧着陶釜和破碗出去,顺手把方才拎上的破麻布扔到屋外。

这个家什么都缺,将就将就能用的都不能丢。麻布拿来擦身够呛,但用来当个洒扫用的抹布还是足够的。

侧身看去,只见小果蹲在背篓旁,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戳了戳装白米的麻袋,又舔舔干涩的嘴唇,咽了口唾沫。

目睹全程的姜姀心里很不是滋味:“饿了吧,我去把陶釜洗洗。一会儿咱们煮粥吃,煮得稠稠的,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