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一百零三章互诉心意
李秀婉说的下山,可不是要他下山买东西,而是事关宋衍与李贵生这阵子的谋划。他们已经决心下山救老将军去了,日子也定下了。
沈猎户想到什么,在旁问了句:“阿姀晓得这事吗?”
“知道个大概。”宋衍道,“但我没还同她说我明日就走。”
李秀婉道:“那不如明儿个就悄悄地走,也别同她知会了。等她想起来,发现你不见了,肯定会惦记你。”
这已经超出他们方才讨论的内容了,两个长辈都不赞同她的这番言语。
兰英婶道:“惦记归惦记,但这事还是得跟阿姀好好说说的。以阿姀那性子,宋郎君不告而别,以后就算回来,怕也是再没戏。”
宋衍点了头。之后便起身,走到屋外去。
姜姀和孩子们玩得一身大汗,眼下方在树下歇下。脚边放着一大罐凉好的白水,李贵生拿碗舀出来,给几个孩子分了喝。
小狗动动也分到了专属于自己的一小碗,趴在地上,用小舌头舔舔,喝得稀里呼噜响。
姜姀一下子觉得乏了。
生病到底伤元气,人一静下来,眼皮子就沉得快盖上了。
宋衍便在这时走上前来,大手一挥,将孩子们赶开,坐到了姜姀的身侧,开门见山:“阿姀,我明日要走了。”
姜姀将喝了半碗的水放在膝盖上,面上不咸不淡,似乎早有预感:“雪化了,我病也好了,总算没什么放心不下的了。”
宋衍没敢吭气,只往她的近处又挪了点儿。
风一来,带着土腥味的冷意也随之而来。
姜姀看了一眼山巅。雪又化了许多,只余下小小的一个尖。又扭头看了眼身侧坐着,陌生却熟悉的男子。
算起来,他们二人相识,其实并没有多长时间。只是这须臾一瞬,他们一同生活在山腰的草屋里,创造的回忆太多太多了。
姜姀从头想起,许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他从天而降那日,砸坏了她家的草屋。那时候他死皮赖脸,说要留下来当劳工还钱,一眨眼就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
钱还没还清,她算不出个明细。至于感情……她不愿去想,万一他回不来了,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她会难过,她并不乐意。
拍拍屁股起身,姜姀道:“别在这里干坐着了。咱们今晚上不在秀婉姐家里吃,自个儿煮一顿。我给你煮碗长寿面,祝你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宋衍垂下眼帘,跟着她过去。
回到草屋,其实时间还早,远没有到该做晡食的时候。
但做面条需要和面、揉面、醒发,需要不少时间准备。姜姀想提前备着,这样做出来的长寿面能更好吃更劲道。
况且既是为了长命百岁,做出来的面条得又细又长才好,最好一根面条就能占去一整个海碗,这样做出来的寓意才最好。
她揉面的时候,宋衍就在屋外,把化雪以后脏兮兮的院子给打扫了。
又一点点地,给之前买回来,没来得及舂的谷子全都舂好。毕竟姜姀不爱舂米,又或者是觉得自个儿没时间舂米。所以这阵子以来,舂米的活计她一次都没干过。
到了林子里,宋衍砍了不少竹子下来。一次十余根,分了五趟扛回来,都卸在院墙下。再多也堆不下了,再说做竹编需要用到的是湿竹子。砍下来太多,又得叫姜姀费时费力地拿水养着。他不想给她帮倒忙。
雨后的野地里,他也去淘摸过了。
这会儿野菜都被霜雪打过,不是死了,就是蔫了,没一株能行。
看来摘菜的事情还得过一阵子让姜姀自己来。等过几天天气好些,得了雪水滋润的地里肯定还能冒出许多嫩绿的野菜来。
再四下里看看,宋衍想不到还有什么能做的了。想在走前帮她将能打点的都打点好,无奈每日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衣裳洗完还得再洗,饭碗刷完还得再刷。打理鸡窝、浇灌菜地,这些活计都没法子一劳永逸。
看着草屋边上的竹林,看看这间几人合力搭出来的小院,还有修补好的屋顶,加厚过的泥墙,宋衍心中百感交集。
他想着,会努力的。不日之后,他会带着阿爷回到这里。叫阿爷看看他心仪的姑娘,是如何端庄、大方、美丽。
姜姀的面老早就打点完了。灶台上醒着面团,她就袖手站在灶房门边,远远看着宋衍,忙忙碌碌地将他力所能及的许多事情做完,又贪恋地将他们生活的地方,深深地看了又看。
心绪复杂万分。
她一直在灶房里站着没出去。不知多长时间过去,面团子逐渐涨大,大到了可以做面条的程度。
便在灶台边上搓起面剂子来,直到将长寿面搓好,下到锅里,煮出满满一海碗,还卧了两个荷包蛋。
这顿晡食吃的,连小果这个不明所以的孩子都瞧出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