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 > 第120章 第一百二十章 改变主意

第120章 第一百二十章 改变主意(1 / 2)

第120章第一百二十章改变主意

这三日过得慢极了。

姜姀寻思等到日子再去问问牙人那边的消息,又想着既打算开铺子,便得再准备一些新的货样。于是又做了各二十来个竹伞、竹篓还有竹猫窝。

此前她在县城里见过专卖宠物用品的铺子,里头卖的大多是猫狗的吃食,还有棉窝、铃铛玩具一类,独独没有夏款的猫窝。

她猜测县城里养猫的人家不少,接下来的天气又渐要转热,给家里备受宠爱的猫主子来一个清凉透气的竹窝还是很有必要的。

还特意做了一个款式更平直些的狗窝给动动。可这孩子宁愿睡旧衣和草鞋,甚至半夜里热了四仰八叉地睡在泥地上,就是不肯睡在她的狗窝里。

姜姀拿她没法儿,只好将狗窝改了改,改成一顶钢盔似的竹帽子,又给驴子戴上了。

这几日总不见宋衍和李贵生的身影。前者神出鬼没,去哪儿都不肯说。后者忙着找木匠打卖吃食专用的小轮车,还得兼带驴子熟悉山里到县城的路途和地形。

但驴子到底太小,一套上车辕就走不动道,连木匠看了都连连摇头:“你也忒心急了。这驴子才刚比车大一点儿,你就要它拉车上路了,还是这种山路,还这么远?要知道驴子本就不便走山路,尤其在咱们这一带啊,远不比水牛好使,你们怕是被卖驴的贩子宰了。”

李贵生便也不执着于带驴子上县城了。反正那小轮车还能用手拉,大不了每日早起些,徒步过去。再说姜姀那铺子要是开了,不还有后面的宅院可以借住么。

后来他便被李秀婉敲头了。说他成日里惦记人家的东西,也不想想自个儿攒的这些本钱有许多是从哪来的,还真想一直白拿啊。

李贵生觉得冤屈极了。刚想闹点儿脾气,一想到沈猎户同他说的那些话,便只嬉皮笑脸地同李秀婉道:“好好,媳妇说什么都好。”

毕竟亏妻者百财不入,也不知道沈猎户从哪儿学来这么文绉绉的话,但他觉得挺有道理。而且他留意过,他媳妇每每说起小食摊,面上都眉飞色舞,一改往日温婉含蓄的模样。

后来还从沈猎户口中得知她射弩箭时候的英姿,回想起她畅说梦想时候的殷切神情,和她平常的谨慎小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一刻他才猛然忆起,若非李秀婉当初“抛头露面”,和她娘亲一起在瓦子门前卖饮子,就不会有他们后来的相识相知。她只是想做最初的自己,而他这个做丈夫的,不仅不体谅,还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击。

那之后他便完全认可了李秀婉的梦想,当起了忠实的拥护者。为摆小食摊这事忙前忙后,定车子、锅子、炭炉、桌椅……

连周边价钱最低的米面粮油、瓜果肉蔬的铺子都找好了,就为了让自家媳妇省心。

他媳妇知道他做的这些后乐得不行,趁孩子们不在,老将军也出去,与他来了一回生命大和谐。

自此功德圆满。

第三日过半,姜姀吃完午食,和兰英婶、李秀婉又下山去。

那位脸熟的赵牙人远远见着她就招手:“我左看右看等不到娘子来,都想到村子里去寻了。”

姜姀一听就知道他这儿有好消息:“可是进人了?”

“进了。一来就来了四个,是一家子,两夫妻带一双闺女。你猜怎么的,一家子都是篾匠,各个都能编会做的哩。”

“不对啊。”姜姀道,“既是一家子,为何都流落到牙行里。而且我记得,这十里八乡的,也没有会做竹编的人呐。”

赵牙人凑近来,小声说道:“我同娘子实话实说,是北方过来的流民。过来时候一个个瘦得都不成样子了,昨日被一个带幕篱的郎君领着,送到了牙行里。”

幕篱?郎君?

“那郎君可是身高八尺余,猿臂蜂腰,穿麻布衣、藤编履,走起路来呼呼带风,说话声还十分英气?”

赵牙人一听便乐了:“竟是娘子熟人?”

转瞬见眼前的娘子笑得面若桃花,顿时便明白了。这哪是熟人,怕是一对有情人罢,还玩这种惊喜呢。

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猜到了。就是那娘子想找人帮工,恰那郎君手上又捡到一家子流民。近两年流民愈来愈多,不好管理,几年前那种私人领办身份文书的规矩,便不再施行。

远迁过来的流民,得先统一进到牙行里。再借牙保之手,办一张新的本地身份文书。等被人买去,做上工或者有了住处,就能领走自己的身份文书了。

这郎君想必是不想娘子的铺子里,硬塞四个黑户,这才费了这好些苦心。

赵牙人羡慕极。要她是女子,能碰上这样有心有意的郎君,又长得那样高大端方,恨不得立马就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