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衿擡头看着祁承翎,点了点头。
-
待神武侯从皇宫里,一道道圣旨从宫中送出。
神武侯平叛南召有功,晋为忠勇公,许世代沿袭。
忠勇公世子,作战骁勇,屡立战功,晋为云麾将军。
…………
辅国将军祁旭源,忠心为国,边关五年,抓获叛贼有功,英勇可嘉,命其为廷尉正,主决疑狱。
得此消息,祁家上下大喜,晚上筵席开了三桌有余。
祁家宗亲,原本不在京城,但是获罪之后,尽数发配边关,如今祁家免罪,这些宗亲也跟着返回了京城,祁旭源自觉对宗亲有愧,此番打算就此将宗亲们留在京中。
再加得知消息之后特意举家赶入京中的安家,祁家后院热闹非凡。
临湖水榭一分为二,中间垂了竹帘,夫人、姑娘们在右侧,老爷、公子们在左侧,宗亲家的小孩子们四处奔跑着,丫鬟们端着吃食果点来来往往,众人说话的欢笑声一声盖过一声。
左侧忽然传来秦明远道贺的声音,“神武侯归京,皇上欣喜,着文武百官礼待,小弟未能早脱身道喜,深感愧疚!”
“明远与我就莫要这般见外了!”祁旭源见了秦明远,格外激动,“离京五年,家中妇孺承蒙明远照拂,为兄在此谢过!”
“可是秦家那位大人来了?”女眷这边也听到了动静,几位妇人对视一眼,连忙起身到竹帘前行礼道:“我等备受秦家照拂,大恩不曾言谢,今日拜谢秦大人!”
秦明远听了,赶紧侧身朝着竹帘回礼,“夫人们多礼。”
刚说完,女眷那边倒是乐呵了,安氏笑着道:“今日来的都是自家亲眷,倒不如将这竹帘撤了吧。”
说罢指挥丫鬟们将竹帘卷上去,秦明远这才瞧见,对面行礼道谢的不仅有祁家宗亲妇人还有未出阁的姑娘。
秦明远连忙低头一拜,“是在下未曾看清,唐突了姑娘!”
那位跟着家人行礼的姑娘,莞尔一笑,屈膝回礼道:“不知者不罪,秦大人无需自责。”
“此乃小女蘅芜。”站在祁旭源身旁的男人开口,“蘅芜,秦大人与你三叔同辈,你当唤叔叔。”
祁蘅芜双十年纪,生得清秀大气,“蘅芜见过秦叔叔。”
秦明远稍稍点头,然后转向祁旭源身旁的男人。
这人他倒是认识,祁旭源的堂兄,祁云清,人如其名,淡迫名利之流,曾也进士中榜,却辞官归乡,后来在颍川开设了一家书院。
本是受人尊崇之辈,却因祁文君之错至关口劳役五年,如今面容饱经风霜,好似垂暮老人一般。
“见过祁夫子。”秦明远拱手相拜,科举出身的官员,对教书育人的夫子向来是十分尊重的。
行礼之后,大家客气让座,所有人都坐了回去,继续聊天说笑,唯有祁蘅芜不再言语,只是时不时地侧头,瞥一眼与祁旭源说话的秦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