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被病娇太子偏执宠爱 > 第83章 第 83 章 泛舟

第83章 第 83 章 泛舟(1 / 2)

第83章第83章泛舟

夏季的尾声渐渐到了,天气转凉,应子清往肩上,搭了件披风。她捧了杯茶,坐在院子里,发着呆。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看上去没什么精神。

香巧和语兰坐在一旁,绷着圆圆的女红,给一块锦帕,绣上花花草草。

张泰耀坐在院里的石凳上,半抱着琵琶,试试音,看看丝弦松了没有。东宫喜爱音乐,可是很少碰。乐器不常使用容易坏,张泰耀精通乐理,懂得如何保养。这种空闲的时候,张泰耀搬出各色的乐器,调理修整。

平时,刘之衍不是爱说话爱热闹的性子,但他在的时候,大家却觉得喧闹充实。如今他奉命侍奉太后,进宫已有月余。这些日子,整个东宫变得安静平和,谁不小心说话大声了点,像是会惊扰什么似的,悄悄噤了声。

张泰耀伸长手指抚弄琴弦,一根根拨弹,琵琶的音色,悠然沉郁,在微凉寒风里,波荡开来。

树影摇曳,一片叶子打着旋儿,晃晃悠悠落下。

没有人说话,更显得四周清冷寂寥。

语兰看了眼心不在焉的应子清,悄悄叹息。

香巧好玩闹,受不了这种难耐的萧索之气,站起来跑到应子清身边,挤着她坐:“子清姐姐,你听说吗?”

应子清被她摇晃了好半天,回过神:“听说什么?”

“靖北大将军回来了!”香巧热忱道。

“靖北大将军……?”应子清想起来了。

皇后的父亲窦岚,前段时间,封了靖北大将军,出征摩罗。

“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么快回来了?”应子清不由警惕,问了一句,“打赢了,还是败了?”

“谁知道呢!”香巧对朝堂的事,不大了解,她感兴趣的是另一件,“靖北大将军回来了,好多人欢迎他!你们不知道,出征摩罗的军队,回长安的那日,街上围满了欢迎他的百姓,好多人朝他丢鲜花和柳条。说起来,靖北大将军年纪那么大,看着倒不显老,我听那些女孩子说,靖北大将军虎背熊腰,威风凛凛,被西北风沙吹过的男人,看着比京城的公子哥们,多出几分威武的气质……”

语兰笑起来:“哎呀,听着怎么这么不像样!窦皇后都那么大了,这个大将军多半白发苍苍,怎么还传出这样的话?”

香巧不以为然:“闲言碎语嘛,多半虚虚实实。其实,我也很想亲眼见识一下!”

“你怎么见识?”语兰反问,“靖北大将军又不是石头狮子,摆出来给你看吗?”

香巧巴不得有这么一问,把她的小算盘拿出来,噼里啪啦地打:“说是趁着夏天的尾巴,他们窦家想在露天,举办庆功宴,恭喜窦将军得胜归来。你知道崇仁坊的雍华道吗?窦家人会把那一片打扫出来,朝街上的路人,撒些花生果脯蜜饯,意思是与大家同庆。我敢肯定,好多小孩子闹着要去!而且崇仁芳挨着一片湖,晚上的时候,他们沿着雍华道,点上灯火,泛舟游乐,往河里放花灯……”

语兰打断她那么大一通话:“我知道了,说什么看大将军,其实是你想去玩!”

香巧扭头去看应子清,摇着她的胳膊:“去嘛去嘛!上次七巧节,大家都没有玩痛快。虽然咱们没有船去湖上泛那个舟,可是看看夜里湖泊,漂流的花灯,好像也不错!”

张泰耀眼里充满兴致,不过他们到底不比寻常人,有些谨慎道:“只一个晚上,应该出不了大问题。”

苍凛在宫里早呆得烦腻,当即从房梁上跳下:“怕什么,有我,你们应大人受不了伤!”

香巧冲他做鬼脸:“就知道说大话!上回七巧节,怎么就让子清姐姐受伤了,还叫太子殿下发了脾气,害得子清姐姐……”

想到那日,应子清雪白皮肤上的红印子,香巧顿时闭了嘴。

苍凛一时语噎,哼了声:“那是我不在,如果我在,怎么能叫宵小得逞!”

应子清不太自在,咳了声,匆匆结束这个话题:“好,反正闲着也没事,想去的都去吧。”

雍华道这一片,住的不是权臣,便是国戚。每家每户都是家大业大,一家子就能占去一整条大街。道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大街上栽种的草木,也比旁的地方葱郁婀娜,据说是时时修剪的缘故。

窦家人沿路搭了好几只棚子,用竹篮装盛着晶莹剔透的果脯,炸酥的花生,还有一些应子清看不出来的蒸饼糕点。

香巧贪玩贪吃,和小孩子们挤得死去活来,抢了一堆甜果零嘴,兴致盎然跑回来,分发给大家。

大家都是吃了晚饭出来的,肚子里有食,见了甜食也没什么兴致,都不想接。

语兰说她:“你拿那么多,还不如给那些孩子。”

“那不一样的呀!”香巧理所当然道,“抢来的才香嘛。”

语兰摇头:“大家都吃不了,白糟蹋了。”

香巧紧紧抱住她讨来的零嘴:“别想让我把东西还回去,你不吃就不给你,晚上饿了我自己吃。”

应子清失笑,她随手摘了几支柳枝,和路边开得斑斓的野花,编了简单的花环,递给她们:“看看喜不喜欢?可以戴在头上的。”

香巧从来没见过这样有野趣的花环。

软细的柳枝挂着翠绿长叶,应子清摘了点地梅紫丁花,恰如其分地编在应景之处。大晋朝崇尚紫色,紫丁花开的极好,颜色正浓,有几分雅致。

姑娘们人手一个,都往头上戴,用头发仔细压好。张泰耀往脑袋上戴了,再配上他那身绿袍,看着有几分文人雅士的意味。苍凛不肯戴,应子清也给了他一只。

花环一戴上,大家也生出要好好游玩一番的轻松心情,三三两两拉着,到处看看。

雍华道的正街,花团锦簇,华盖如云,各路马车车辕交错,差点把车道给堵了。靖北大将军得胜归来,满朝文武、世家官家,少不得上门恭贺一番。

应子清偶尔打眼看过去,对大晋朝第一世家的煊赫之势,多少有些体悟。

听说这样的,都是钟鸣鼎食之家,古钟一敲响,一千人从屋里出来吃饭。窦家围墙高高的,从她的角度,看不到窦家内里到底有大,里面是不是住了一千多人。但她也没觉得这想象多么富丽堂皇,感觉好像学校中午的食堂,饿昏了头的学生饿虎扑食,去晚了还打不到菜。

应子清看的得趣,胡思乱想之际,一辆披着低调锦缎但十分矜贵的马车,缓缓驶来,正巧挡住了她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