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 第14章 以物换物 咱家不会变成传说中的黑市吧……

第14章 以物换物 咱家不会变成传说中的黑市吧……(1 / 2)

第14章以物换物咱家不会变成传说中的黑市吧……

虚掩的大门被推开,张怀民朝南看去,进来个五十来岁的女人,脚步很轻,神色拘谨,衣服干净,个头不高,也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突然蹦出几个字——旧社会的太太。

张怀民确定张家没有这样的亲戚邻居,他对来人也没什么印象:“笑笑,这不是咱家亲戚吧?”

“哪有亲戚一大早上门的。”苏笑笑放下勺子,“你先吃,我去看看。”

团团好奇,扒着饭桌起身朝外瞅:“我知道,爸爸,她是许奶奶,许奶奶家——”

叽叽喳喳的小话痨叫的张怀民头疼,夹个土豆片塞儿子口中:“听话,我们先吃饭。”

团团听军人爸爸的话,拿起勺子喝鱼汤。

张怀民没带过几天孩子,但他有常识,担心团团喝到鱼刺,让团团先吃鸡蛋,他把鱼刺挑出来。

苏笑笑到院里,没请许慧娟进去,许慧娟依然看到屋里有个男人:“来客了啊?”

“团团的爸爸回来了。”

许慧娟不懂此话何意——

张怀民常年不着家,许慧娟习惯了苏笑笑一个人带孩子,就像没了丈夫的孤儿寡母。昨儿请苏笑笑帮忙,没人照顾团团,还请赵大妈看着。到医院苏笑笑也没提过张怀民。以至于许慧娟不由得重复:“回来了?”

“昨晚回来的。”苏笑笑明知故问,“许婶找我啥事?”

许慧娟面露迟疑,朝堂屋看一下。

苏笑笑:“别管他。这个家我当家。”

声音不大,耳尖的张怀民还是听见了。张怀民要是在乎谁当家,也不会那么好说话——任由儿子姓苏。他在家不在意,不等于在外人面前也不要面子。张怀民小声问:“你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

“妈妈厉害啊。”团团想也没想就说。

张怀民噎了一下,他跟个连“老爹”和“老子”都分不清的小屁孩说这些干嘛。

苏笑笑见许慧娟依然犹豫不决,心说矫情什么啊。不过她面上不显:“许婶,说啊。这里又没外人。”

许慧娟支支吾吾地说:“其实不该麻烦你,这,我也不,也是没有别的办法。”

“出啥事了?”

许慧娟一听苏笑笑主动关心她,瞬间不结巴,“有红糖鸡蛋吗?借我点给你弟妹补身子。”

苏笑笑心说果然是为这事。

张怀民朝院里看看又朝碗里看看,一时想问“还有哪个弟妹?”又想问“煮熟的荷包蛋行吗?”

苏笑笑惊讶:“就这事?许婶,你没备啊?”

言外之意,哪有你这么当老婆婆的。

许慧娟想过苏笑笑像赵大妈一样痛快,也想过苏笑笑果断拒绝,唯独没想到苏笑笑质问,以至于被她问住。

“嗳,不是,我说许婶,医生跟你说过弟妹的预产期吧?咋不早点准备?”

许慧娟的脸微热:“昨儿想去买,正好赶上你弟妹要生,就没去成。”

“昨儿都要生了你才想到买?”

“不算定量啊。”

“算定量也好弄。你可以买瓶麦乳精跟人家换啊。上面不许私下交易,对于以物换物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苏笑笑摇头,“真不是我说您,许婶,城里换不到可以去乡下。你家有没有农村亲戚?拿几尺布或者买两身年轻人结婚穿的衣服,到亲戚家,别说鸡蛋,野鸡蛋野鸭蛋也随你挑。”

许慧娟:“其实我想过,想过两天你弟妹身体好点,我就去看看。”

“劝你还是尽快吧。”苏笑笑道,“您来得不巧,昨儿买的一斤鸡蛋,中午做两个,晚上做几个,今早又做仨。但凡你一早过来,我就不做了。”

许慧娟蓦地直视她,神色错愕:“一斤,都都做了?”

“我家人少分得过来,不用算着一人一个或半个,所以我挑的鸡蛋大。你想想一斤能有几个?”苏笑笑回头问:“团团,吃的什么?”

团团习惯性回答:“鸡蛋啊。”

苏笑笑转向许慧娟,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许慧娟期期艾艾地问:“那红糖?”

“您往这儿看。”苏笑笑推开厢房门,“我娘搬的干干净净,破凳子都没留下,能给我留红糖?何况我弟妹也快生了。”

刘旭结婚时刘大军高兴,叫大家都来吃喜糖。许慧娟跟赵大妈来过,看到屋里柜子箱子椅子啥都有。

如今里头啥也没有,许慧娟震惊。

苏笑笑:“许婶,这个时候去供销社买到东西就下乡,不耽误中午回来做午饭。”

“那我去供销社看看。”许慧娟说完告辞。

苏笑笑送她到门外,关上大门转过身就翻个白眼。

张怀民看得一清二楚,心说她还有两幅面孔啊。

等人到堂屋,张怀民问:“我刚想起来,她家是不是在赵大妈后面?”

苏笑笑点头:“昨晚不是好奇我怎么把团团一个人留在家中?”接着从她昨晚听到敲门声说起,一直说到她回来发现大门开一点,以为进贼了。

苏笑笑说的不快,团团听得明白,气的扔下小勺子:“妈妈,你骗我!你说是赵奶奶的门响!”

“不这样说,你非要去开门,她把咱家的鸡蛋和鱼拿走,今早你喝西北风?”

团团想不通:“为什么拿我们的鱼和蛋啊?”

“她家也有个大肚婆,跟你舅妈一样,要补身体,我不给,会说我心狠。懂了吗?”

团团懂,以前刘大军经常拿类似的话哄他,“许婶大坏蛋!”

苏笑笑差点呛着。

张怀民赶忙拿走她面前的碗:“小心点!团团,出去不能这样说!”

团团撅着小嘴不理他。

苏笑笑缓过气:“团团,许婶要是生气打你,你打不过她。虽然爸爸妈妈可以帮你,可你也挨到身上了啊。”

小团团点点头,表示听见了。

张怀民递给苏笑笑个馒头,“菜快凉了。”而他实在好奇想问,“这个许婶找赵大妈借了还找你,她家是一点没准备?”

苏笑笑:“昨天儿媳妇要生了,一时找不到人送她儿媳妇去医院,急得要给赵大妈跪下,说明她在意儿媳妇,或者在意她肚子里的孩子。为了孩子有奶吃,也会好好伺候儿媳妇。”

“你的意思准备了?那还找你们?”

苏笑笑道:“谁嫌好东西多啊。”

“这话好像借了不用——”张怀民看向苏笑笑,苏笑笑点头。张怀民惊愕,也愈发困惑,“许婶看起来不像。”

苏笑笑:“看起来待人客气有礼?也许是真的。光说借不说还,可能认为她儿媳妇需要,我们应该同情她借给她,她不还我们也该理解。”

什么乱七八糟的理解?张怀民刚刚吃下去的鸡蛋险些吐出来。

苏笑笑夹一片土豆给儿子,发现他一小块馒头吃了半天还剩一小块:“苏团团,馒头不吃完,以后别想我做这么多好吃的。”

团团张大嘴巴把那一块馒头塞嘴里。

张怀民顾不上思索许婶是什么样的人,戳一下儿子的脸:“撑破了?”

团团朝他手上一下。

苏笑笑:“只要他吃,别管他怎么吃。”

张怀民把鱼头夹自己碗里,鱼鳃肉送儿子碗里。小孩嫌鱼肉没味儿,扔妈妈碗里。苏笑笑的鸡蛋只吃了少许蛋白,扔一块鱼进去肯定串味。苏笑笑瞪一眼儿子,小孩慌忙挖回去。苏笑笑不想吃了,碗给他。

团团不嫌弃妈妈的口水,可高兴了。

张怀民怀疑儿子早就眼馋妻子的鸡蛋,故意来这么一出。张怀民去拿个空碗,把半条鱼夹出来给苏笑笑,故意对儿子说:“鱼才是好东西。”

“爸爸,妈妈说鱼和鸡蛋都好。”团团一脸小无奈地给他爸个白眼,不要觉着团团小,团团不懂,团团啥都懂!

张怀民红了脸。

苏笑笑忍着笑吃好饭,试探着问:“我去邮局了啊?”

团团跟上。苏笑笑让他留下,小孩不愿意。苏笑笑想起一件事,去卧室拿二十块钱给张怀民说:“领团团买身新衣服,没有正好的就往大了买,稍微大一点就行。新衣服请妈帮团团改合身。我跟妈说过。再问妈有没有空帮团团做几双鞋。别空着手,买点水果糖果。”

张怀民失笑,他比苏笑笑大好几岁,这点人情往来都不懂岂不成了废物,“团团,买新衣服还是去你妈单位?”

单位什么时候都能去,新衣服不能错过呀。小孩拉着爸爸的手,冲妈妈挥手。

苏笑笑带着饭盒走到单位,单位刚开门。苏笑笑把装了馒头和菜的饭盒送到食堂,回到工位上写信。

下午有个邮递员去南边刘家凹送信,苏笑笑请同事帮她把信送过去。

傍晚到家,看到院里晒的衣服和鞋,连她早几天穿的布鞋都刷的干干净净晾在墙边,忽然明白文中原主为什么一直觉着愧对男主。

工资高干家务,还不介意孩子姓苏,又有刘大军衬托,男主简直绝无仅有。

男主从厨房出来:“回来了?我烧了几壶热水,用热水

竟然知道早早把炉子拉开。这一点也比刘大军强。苏笑笑把饭盒给他:“吃面啊?可是只剩一个鸡蛋,你吃还是团团吃?”

团团个小人从卧室出来:“我吃啊。”

苏笑笑吓一跳:“那么黑你在屋里干嘛?”

张怀民看到儿子就心累:“躲猫猫。这小孩中午不睡,下午不睡,玩了一天他还不累。你还说他需要补,我看是好东西吃多了!”

团团伸手要妈妈抱。

苏笑笑抱起他:“白天不睡晚上睡啊。苏团团,如果我做藕片呢?”

“吃藕片!”

苏笑笑把小孩塞给张怀民,洗洗手去厨房削皮切藕。

醋溜藕片出锅,苏笑笑没舍得刷油锅,就着锅用热水煮一把挂面,扔下张怀民洗好的菜叶,出锅前放一点酱油和一点猪油,不如昨晚的面好吃,味道也不差。

以前家里人多,一做做一锅,原主不舍得放太多油,更别说还炒一盘藕就面条。团团第一次吃到这么有味的面,胃口大开,吃得饱饱的。

苏笑笑收拾厨房,张怀民把精力旺盛的孩子拽出去遛弯。

睡前,张怀民看着挡在中间的儿子,懊恼:“我觉着忘了什么。忘了给他买床!”

苏笑笑以为他随口一说,见他又提这事:“真买啊?过几天就走了啊。”

“买!又不是明年不回来。”张怀民道,“这里放一张,我爸妈那边放一张。”

苏笑笑:“钱在高低柜里,需要多少你拿。”

“那明天就带他去家具店。”

张怀民说到做到,翌日上午,苏笑笑在邮局忙着给市民寄信,帮不识字的人填地址,张怀民叫儿子自己挑床。

团团也想自己睡一张床,他想玩的时候不用被妈妈拘在怀里,所以团团有新床很高兴。

床到家他笑不出来,他老子把他的床放对面,不跟爸妈一个房间。

团团推着张怀民让他走,哪来的回哪儿去!

其实张怀民不放心三岁的儿子一个人睡,见小孩气得不认爹,就把他的小床抗到他和苏笑笑卧室,问:“你的床放哪儿?”

团团指着旧书桌。张怀民把旧书桌放窗台下,团团的小床横着放大床床尾。

张怀民把团团的小被子铺上,又拿出一条薄被子,还把他的小枕头拿过来:“今晚就睡这儿啊。”

团团斜着眼看他爸:“我要告诉妈妈,你不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