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 第17章 速战速决 他不嫌你小才怪。

第17章 速战速决 他不嫌你小才怪。(2 / 2)

团团不明白此话何意,团团说错了吗。

张怀民干脆抱起儿子:“去楼上一样可以等妈妈。”到楼上,张怀民指着两间相邻的卧室,问团团睡哪边。

团团的答案自然是妈妈睡哪边团团睡哪边。

两间卧室里都有床,张怀民自然是希望儿子单睡。

这里跟首都苏家不一样,在苏家分开睡团团要睡对面厢房,中间隔着小院,他半夜溜出去张怀民也不知道。现在团团翻个身,张怀民都能在隔壁听见。

张怀民指着大床:“你在这里想怎么睡怎么睡。”

团团挣扎着要下去。

张怀民把他放地上,小孩气哼哼下楼。

三岁小孩小腿还没楼梯高,张怀民吓得赶忙追上去认错。

团团不原谅,小脸气鼓鼓的盯着他。

张怀民叹了一口气,抱着儿子去主卧,然后把他放床边,他铺床。

一米二宽的床铺上两条被子很挤,张怀民只能把床往外拉一公分,床看起来宽一点,然后把团团塞里面被窝里。

南方的冬天湿冷,被窝又凉又潮,穿着秋裤的团团进去打个哆嗦,急慌慌伸手要爸爸。

张怀民不明所以:“怎么了?”

“好冷!”

张怀民猛然想起多年前他到这边第一个夜晚,睡了一个小时被窝还是凉的。

这里家具一应俱全,唯独没有盐水瓶。

“过会儿妈妈来了就不冷了。”

苏笑笑洗好上来,掀开被子坐进去就觉着奇怪:“被子是不是湿了?”

张怀民把团团塞给她,“从家里带来的。来之前你晒过。你们先睡。”

到楼下洗了澡,见炉火还旺,要烧一壶水才能封炉子。张怀民闲着没事就把一家三口的衣服鞋洗刷干净。

苏笑笑在楼上听到搓衣服刷鞋的声音很奇怪,电视里和她前世认识的老一辈不都说这个年代的男人很大男子主义吗。

苏笑笑的爷爷就不爱做家务。她姥爷不洗衣服懒得扫地,唯爱做饭。

在原主的印象中张怀民探亲回家也没干过家务活。

谁调/教的?

苏笑笑心里咯噔一下,不可能在此地有个相好的吧?否则没理由主动叫她随军啊。

实在想不通,苏笑笑决定找个机会直接问。

张怀民没让她等太久。

十多分钟,苏笑笑听到楼下的脚步声,扭头朝窗外看去,张怀民关上篱笆远门。随后苏笑笑听到堂屋门被关上,紧接着又听到上楼的声音。张怀民在门外停顿片刻,苏笑笑朝外看,他把小屋里的痰盂拎上来。

张怀民进来关门又关窗。

到床上看到团团睁着乌溜溜的双眼,张怀民朝他脑门上一下:“你怎么还不睡?”

苏笑笑:“被窝太凉。这就是你说的冬天不冷啊?”

“南方就这样。”

苏笑笑冷不丁想起前世北方人去南方过春节,室内开空调被窝里还得加电热毯:“家属区离医务室近吗?”

张怀民结合他的话:“找盐水瓶吗?不近也不远。明儿我跟你一起去。”

苏笑笑:“不用去部队?”

“回来得早,还有两天假。”张怀民躺下接过团团。

团团不想跟爸爸,而爸爸身上火热,团团挣扎一下发现这点就乖乖躺他怀里。

苏笑笑有点不好意思,可一想更亲密的事都干了,所以就掀开自己的被子,移到张怀民身边,冰凉的双脚搭他腿上。

张怀民打个哆嗦:“你这是——”意识到不合适,把“死人脚”三个字咽回去,“怎么这么凉?”

“我也不知道。在首都如果晒了被子,接下来三天在被窝里一会儿就能焐热。”

张怀民:“北方确实干燥。我也听战友说过,自小在北方长大的嫂子到这里起初也不习惯。”

“冬天睡炕的地方吗?”

张怀民“嗯”一声:“关灯?”

团团拦住他。

张怀民这辈子没求过人,但这一刻想求儿子,“睡吧。”

团团扭身拉找妈妈。

幸好张怀民的这条被子是他妈准备的,两个人盖绰绰有余。见儿子这么黏人,张怀民把苏笑笑的那条被子推到墙角,“今晚一起睡吧。”

早睡早起。

翌日,部队起床的哨声还没传过来苏笑笑就醒了。

张怀民见儿子睡得沉,把他移到最里面,把苏笑笑拉到怀里。

苏笑笑震惊。

张怀民低声说:“速战速决!”

“不行!”

张怀民拉着她起来,用昨晚没用到的那条被子把人包起来去隔壁。

……

两人再次回到隔壁天亮了。

幸好团团还没醒。

苏笑笑朝张怀民胸口锤一下就穿衣服。

张怀民得了便宜不敢卖乖,拎着痰盂到楼下加点水浇地。

以前张怀民不懂这些,时不时经过家属区,看到不止一个军嫂这么干,探亲回家也见过他妈这么干,虽不理解,但也不耽误他照做。

痰盂洗刷干净房小屋里,张怀民就去洗漱,然后拉开炉子烧水。

随后他上楼换苏笑笑下来。

苏笑笑还没洗好团团就醒了。张怀民给孩子穿好衣服抱着他下去:“团团,以后不可以自己走楼梯。”

“为什么啊?”团团揉着眼睛问。

张怀民:“楼梯滑,你摔下来就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团团不想离开妈妈,听到这话立刻乖乖点头。

伺候好儿子,张怀民带上他回家前找战友换的各种票,就带着苏笑笑去副食厂。

苏笑笑好奇:“为什么是副食厂?”

“其实算是菜市场。只是以前这是个副食品加工厂。现在里头也卖熟食糕点。”张怀民看到几个打闹的小子横冲直撞的,拉一把苏笑笑,“看着路。”

苏笑笑从来没有来过南方农村,看到身着斜襟上衣和类似于直筒裤的老粗布裤子的渔民,像是到了老旧画报里的江南水乡。

北方人不这样穿,而且北方许多地方甭管男女都喜欢头包一块布。

手里拿的农具也不一样。北方大铁锨大锄头,南方的工具秀气。手里拎的菜篮子都比北方小一号。

苏笑笑心说有个相机就好了。

张怀民见她跟乡下人进城似的:“看什么呢?”

苏笑笑指着不远处穿着蓝花布的年轻姑娘:“像不像老电影里撑着乌篷船的江南女子?”

张怀民无语又想笑:“首先这里是江南,其次她是江南女子,最后她家有一条小船。”

“这么巧啊?”

张怀民:“岛上最穷的渔民家也有一条小舢板。船在这里就像北方农村的锄头。”

“锄头不该类比渔网吗?”

张怀民:“……”

“我只知道再看下去,你就买不到最新鲜的海货了。”

苏笑笑不在意:“下午去也比以前一大早去菜市场买的新鲜。”

张怀民无言以对,惊觉胳膊酸了,把儿子放地上。

不止苏笑笑看出南北差异,团团也意识到这里跟首都很不一样。昨晚黑灯瞎火看不清,他不怕。今儿天亮了,目之所及全是陌生面孔和听不懂的语言,小孩露怯,就像半个月前的他。

苏笑笑感觉手被团团抓紧,低头一看,小孩恨不得贴着她的腿走路,就弯腰抱起他:“现在知道怕了?昨晚还要找人玩呢。”

团团笑得很不好意思,趴妈妈肩上。

副食厂离家属区近,没等苏笑笑抱累,就看到副食厂大门。

高高的青砖墙壁很像建国前的老旧厂房,而且还有两门,像是把两个车间中间墙拆了,跟首都的菜市场很不一样。苏笑笑不得不信张怀民的说辞,这里以前是个副食加工厂。

到门口迎面走来两个半大小子擡着半袋东西,身侧有个半大小子拎着鱼和一兜子梭子蟹,另一边还有个更小的男孩拿着几节藕,苏笑笑不由得往旁边移两步,让四人先出来。

四人到苏笑笑跟前停下,擡东西的俩小子转向苏笑笑,其中眼睛大大的半大小子露出笑容:“您就是张团长的夫人苏阿姨吧?”

苏笑笑不禁看张怀民,你跟他也说过我?

张怀民笑着解释:“听别人说的吧?”

半大小子点头:“早几天就听几个人说你回去接苏阿姨——”看到苏笑笑怀里的小孩转过头,他又笑着问:“小孩,你叫什么名字啊?”

团团下意识看妈妈。

苏笑笑笑着说:“你说我叫团团,苏团团。”

拿藕的小孩猛地看过来:“他姓苏?”不待苏笑笑有所反应,“跟妈妈姓?哥,可以和妈妈姓吗?”

半大小子冷不丁想起三个字——倒插门。可是张怀民不像,他也没听那些八婆说过这事,不确定地问:“可以吧?”

张怀民点头:“可以。自家人商量好就行。”

那小孩立刻问:“我也可以吗?”没等张怀民回答,“肯定可以。哥,我去告诉娘,以后跟她姓。”说完就跑。

张怀民心慌:“不是,他——”

半大小子打断:“不用理他。以前还要改名。一天一个主意。苏阿姨,张叔叔,买菜去吧。我们该回家做饭了。”说完戳一下团团的小脸,“苏团团,改天见啊。”

团团扭头找妈妈告状:“妈妈,就是那个哥哥嫌我小。”

苏笑笑下意识问:“刚才走的那个?”

“不是啊。那个!”团团指着早就跑没影的七八岁小孩。

张怀民问:“三娃啊?你不能打不能跑,他不嫌你小才怪。”

三娃?这话的意思上面还有一娃二娃?可是那三个半大小子看起来年龄相仿啊。苏笑笑忽然想起张怀民昨天说的事:“他们就是钟团家的几个孩子?其中两个是收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