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 第138章 发财了 这就是你小庄舅舅说的小人得志……

第138章 发财了 这就是你小庄舅舅说的小人得志……(1 / 2)

第138章发财了这就是你小庄舅舅说的小人得志……

刘二伯去年要给团团压岁钱,团团没要。刚才在院里叫团团去他家吃好吃的,团团说先把东西放小爷爷家,然后进去就不出来。

刘二伯跟他弟没有龌龊,准备去他弟家找团团,谁知到门边看到苏笑笑和张怀民,他本能躲到门后。

现在苏笑笑进屋了,他要面子,不好意思过去找团团,犹豫片刻回自个家。

团团的几个朋友的长辈见状都忍不住咂舌,其中一个跟刘小叔年龄相仿的老头不禁说:“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老二这么要面子?那是自家侄女,又不是外人,先低头能死啊。”

慢慢悠悠过来的村民闻言接道:“以前也要面子。说起来有二十年了。人家给他家老大介绍对象,他嫌男方家兄弟多,穷的吃不上。我们就说你家老三在城里,叫他给你闺女介绍个工人。他说老三看不起他,闺女就是不嫁也不找他。”朝刘小叔家看一眼,“兄弟几个都是这脾气。老大家的老二和老五的大儿子以前找不到对象,还是团团他妈经常给他们寄东西,大家觉着团团的爸妈愿意拉他们一把才帮忙张罗。”

这么一说大家想起来,苏笑笑跟俩堂兄弟年龄相仿,但他们的孩子比团团小好几岁,最小的小十岁,就是因为结婚晚。

几人正想继续,看到从南边来一群人,正是刘二伯的两个女儿带着丈夫孩子来拜年。几人把话题扯到彼此孩子身上,说他们也可以找对象。

刚才长篇大论的那个村民道:“再等等。家里有钱还愁找不到媳妇吗。现在找跟过两年找可不一样。”

现在住着土瓦房,说你有钱,女方父母不信,兴许你找亲戚邻居借的呢。房子盖好,再添一两件家用电器,你说没钱也没人信,届时介绍对象的能把门槛踏平。

话音落下,刘二伯的女儿女婿到跟前,几人跟他们打声招呼就说:“家里有人。”然后两姊妹就回娘家。

刘小叔家大门敞开着,她们看到在院里逗小孩的团团,见着刘二伯就问:“苏笑笑今年又没给你们拜年?”

苏笑笑她二大娘点头,刘荷嘀咕:“就她还上过大学,还不如我这个小学没毕业的。”

刘二伯赶忙说:“少说两句。这正有事求人家。”紧接着把前院几个小子在南方打工回来的事告诉闺女和女婿,又指着大外孙说,“那谁的外甥比他小一岁,我觉着人家工厂不要,结果真把他留下。”

钟二娃徒弟的母亲跟刘荷同岁,小时候经常一起给生产队放羊割草。那小子的妈喝药死了,刘荷还在家哭一场。因为这层关系,听说那孩子跟他表哥去了南方她忍不住担心,特意问过她爹那么小能干什么啊。

听了这话,刘荷问:“挣到钱了?”

“这不清楚。不过那小子比去年高了,衣服看起来大,不知道谁给他的,但干干净净的,也没有补丁。穿着他姥做的棉鞋,半个小时前还在这边转悠。”刘二伯仔细回想,“可能在厂里常年不出来捂的,白白净净的像换了个人。”

苏笑笑的二大娘断言:“没受罪。我看腰板都直了。以前低头含胸畏畏缩缩的,我以为那孩子迟早得长歪。”

刘荷看她爹娘:“啥意思?叫我去求苏笑笑啊。”

她娘:“你又没跟她吵过架。”

没吵过架她也不想找苏笑笑,因为这两年她丈夫没动过手。

其实她应该感谢刘庄一家和苏笑笑。刘庄的大哥支持离婚,她回到家又跟丈夫说娘家人叫她进城打工,她丈夫担心媳妇没了,孩子没妈,几次想动手都忍下来。

在刘荷看来她和丈夫没到离婚的地步,苏笑笑建议她离婚就是不为她考虑。现在叫她低头,不是自打耳光吗。

刘荷让儿子去她爹店里,而她刚起个头,她弟媳妇就拦下,店里用不了那么多人。

刘荷丈夫有个小心思,来的路上想着怎么说这事,此刻他觉着机会不错,就说这两年听人说往北方倒货赚钱。他连襟也听人说过,想干这种买卖,但也听人说过路上不安全,就趁机撺掇小舅子试试。

随后一家人聊起这件事,直到苏笑笑回去他们都没出现。

春夏之交,洋槐花开,庄小婶给苏笑笑送一大包。

庄小婶和刘小叔这两年很少在店里,改在家种地照顾孙子孙女,店交给儿子打理,儿媳妇的饼卖完也去店里。赶上星期天学校没人,刘庄的嫂子就在店门口卖饼,卖给逛街的人。

以前老两口觉着做生意比种地舒服不想回村。他们进货的地方不再一包包分好,人家在秀水街开了几间门面,让他们去店里选,老两口的眼光跟不上年轻人,不得不退居二线。

要是以往,庄小婶摘了大半袋子洋槐花,那必须进城卖掉。现在家里不差这仨瓜俩枣,她用食品袋装好,儿子闺女一家一包,最多的那包给苏笑笑,考虑到她离公婆近,做好后给公婆送点。

有刘小叔在家看家,庄小婶不用跟逃难似的往家赶。苏笑笑给她倒杯水,让她坐下歇一会儿,她就在苏笑笑对面坐下。

今儿周末,庄小婶忍不住往四周打量:“团团和怀民呢?”

苏笑笑:“天气好,说在家里待着浪费大好时光什么的,一早就跟同学出去了。怀民单位忙。再过几个月开亚运会,现在就开始布置,为亚运会做准备。”

“这个会人多吗?”

苏笑笑点头:“您在街上卖纯净水,就是瓶装的那种,一天都能挣十来块。”

庄小婶顿时想试试。

十块钱跟做大生意的人比起来不多,但比打工多多了——刘庄的岳父家请个小保姆,包吃包住一个月九十,干得好奖励十块钱,虽说几乎月月都奖励,可也只有一百。

庄小婶立刻说:“你弟妹天天在街上走动,回头我叫她上点心。说起这事,你二伯真作死,大字不识一个,居然学人家往毛子那边倒货。”

苏笑笑神色一怔,不禁问:“什么时候的事?”

“就上个月。他们原本想年后就试试。北边不是冷吗,说雪太大车停了。那个国际班列一通车,他们几个就跟人屁股后面去了。”

“几个?”

庄小婶:“你二伯和他俩女婿,还有刘荷的大儿子。”

苏笑笑张张口,“不,刘荷的大儿子才多大?”

“今年十八吧?”

苏笑笑:“这么小,就算他不想上学,也该叫他学一门技术。学会了不想干再跟二伯做生意也不迟。以后生意不好做,还能靠技术吃饭。”

“那个没妈的小子,你还记得吧?”

苏笑笑点头:“见过两次,还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