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蹲在他身边好奇地问:“新货也是民国时期的吧?”
主任点头:“从建国后到你拿到这个瓶子,这几十年没人敢造假,市场上不流通,也懒得做。就怕瓶底有些年代,瓶身是民国的。民国时期洋人大肆抢购我们的宝贝,因此很多人这样做。”
张怀民在他另一边蹲下:“所以这个是真的?”
“你没叫人掌掌眼?”
张怀民:“他的东西我知道真假也没用。”
“你们爷俩还分这么清啊?”
张怀民笑道:“我和笑笑双职工,也不需要他卖这个补贴家用。”
主任想想他收藏的那些宝贝,妻子也没叫他卖过,只嫌碍眼,“也对。你俩只有一个团团,那个年代顿顿吃肉也花不完。”
团团好奇:“伯伯,真的假的?”
“跟瓶底年代一样。”
团团:“是不是很贵?”
主任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你爸说你买了一堆?”
团团脸色微变,瞥一眼他爸,瞎说什么啊。
“在哪儿?给我看看。”
团团想想他刚刚随手关上了柜门,“在我书房。”
何敏不禁说:“我知道,团团搬过来那天还送给老周家大孙子一个小乌龟。我家那口子说是招财龟。”
主任也想起来了:“是不是还送那谁的闺女一个铜做的喜鹊登梅,送给小乐一个铜马?铜器我不懂,我感觉至少是民国时期的东西。”说完就迫不及待地叫团团带路。
团团打开书房门,他看到书架上摆了十几样,有的看起来像假的,可上面包浆了,他也说不准是民国还是更早以前的,有的看起来像清末的。
这位有些失望,都不如瓶子珍贵。忽然目光停在团团书桌上,拿起砚台,张口结舌:“你——”想起昨天下午跟几个老同事在小区里聊天,“前几天写春联用的是这个砚台?”
团团点头:“是呀。我用了十几年。小时候练字,我妈妈买的。”
“这才是老物件!”主任拿起木雕笔筒,“这也是。那些破烂你摆那么好,好东西你就这么随便放?简直,简直——我要被你气死!”气得直跺脚。
张怀民没眼看,这是在会上严肃认真的主任吗。
主任看着半开的抽屉,见里面还有几块墨条,拿起其中一块闻闻,再看到用了一半,眼前一黑:“收起来。都收起来!去文具店——想用这样的去琉璃厂淘一套新的!”
苏笑笑看向张怀民,眼睛撇一下书房。张怀民瞬间想起十五年前他家买房子时前房东留下几柜子“破烂”。对有家底的人而言,清末甚至乾隆之后的东西都是破烂,所以留给他们毫不心疼。
现在世道好了——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在现在人看来可能都是宝贝。张怀民笑着微微摇头。苏笑笑明白他的意思,团团房里这几样已经够打眼,那些破烂无论真假都不能告诉外人。
主任盯着团团收好就问:“还有什么?你小子简直有眼无珠!亏大家夸你聪明。”
“您知道什么是飞行器吗?”团团问。
主任噎住。
何敏打圆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也别怪孩子。在二十年前你说的这个瓶子都换不来十斤粮食,留着它有什么用。”
主任再次问他还有什么。团团指着书架一角,主任走过去抽出一本书,排板是竖排,有很多繁体字,“看得懂吗?”
团团:“有些字简化后没变,连蒙带猜差不多。”
主任又看几本,也是以前的旧书,对团团先前的话深信不疑,只因其中几本不是垫过桌子腿就垫过菜盆,这么不被爱惜的结局只会被当成废品卖掉。团团想一次找十多本,只能去废品收购站。
“这些书给我看看?”
团团点头:“你都拿去,随便看。”
主任被他不爱惜的德行气得呼吸一滞,想起书桌上的瓶子,“这个收好,不许用来插花!”想起妻子干的事,“更不许放鸡毛掸子!”
团团:“改天我画的图纸可以放进去吧”
他要说不行,一想团团花的肯定跟国防建设有关,便点点头:“只能放你的图纸!”说完放下书,又拿起瓶子打量一番,过了十多分钟,拿着十几本书回家。
何敏对苏笑笑解释:“他一看到这些东西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要是他在一线,别人投其所好,可能就进去了。”顿了顿,“不是他爱人看见就心烦,他的工资得月月光。”对团团说,“你信他的,好好收着。”
苏笑笑:“团团,你们卖过这东西?”
何敏想起先前聊到房子,不禁看向团团。
团团点头:“师大教授牵线,买家是自己人,没往外卖。”
何敏没听懂:“你们是?”
团团:“当时我跟朱红伟几人在收购站碰到这些,一人选了一样。我们当中还有一个零花钱多,我们过生日的时候他又送我们一样。他自己也有几个。不过不知道真假,就没想过找人看看。”
苏笑笑明白了:“红伟家房子小,不好找对象,你们就选一样找人问问价格,感觉合适就卖了?”
团团点头:“找人看之前我们聊过,贵的话一人一套房,便宜的话钱平均分。大家都没意见。”
张怀民:“刚才提到师大,红伟出面找的他同事?”
“对啊。我们又没有别的门路。”团团耸耸肩,“也许卖便宜了。管他呢。原本的目的达到就行了。”
何敏佩服:“你这孩子心态真好,难怪能跟几个同学相处那么多年。”
团团:“所以不算骗婚吧?”
何敏笑着说:“不算。”对苏笑笑道,“就明天。”想起团团的话,“你同学李小光也有房子?那个大学同学许小军呢?”
“他也有房。他父母名下也有几套。以后最少会分他一套。您给他介绍对象啊?”
何敏笑着说:“你这几个同学我都见过。我看看。”原本来苏笑笑家跟做贼似的,现在觉着不用想方设法骗女儿,“团团妈,你问问时间,定好告诉我,我回去叫她把明天空出来。”说完就回家。
苏笑笑关上门,伸手揪住团团的耳朵:“这么大的事——”
“妈,妈,我错了!”团团毫不意外,“妈妈,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张怀民拿掉苏笑笑的手:“房子都是小事。苏团团,我问你,房子谁出面买的?”
团团心说,难怪陈大勇能得领导器重:“担心给您添麻烦,钱也是从我账户上转出去的。”
张怀民挺意外:“这么周全?”
“我二十四了好不好。”团团白了他一眼,一看到他妈伸手,慌忙后退。
苏笑笑:“我记得帮你付款的时候不是刚才那几样?”
团团冲爸妈招招手,打开书架底层柜子:“低调懂不懂?”
苏笑笑:“少了几样?
“对啊。李小光他们的我叫他们拿回去了。这里全是我的。”团团关上柜子,看到碰乱的塑料直尺,擡手放瓶子里。
张怀民想说什么,见他自己都无所谓,便跟苏笑笑出去。
俩人坐下不到十分钟,那位主任又来了,身后还跟着俩人,其中一位是分管日常工作的领导。团团脸色大变,主任见状心里咯噔一下,不等团团进去就先进去,看到花瓶里的尺子,气得朝团团背上一巴掌。
团团摸摸鼻子,他刚才就是顺手。
主任递给两人:“你俩看看。”
两人点点头。
主任打开团团的抽屉,拆开先前包装好的砚台。两人又不禁点头。随后移到书架打量那些铜摆件。包浆的和看着很干净的几人吃不准。倒是两件点翠的,管日常的领导对团团说,“这个应该是明代的。你收好。”
团团:“您放心,不会当破烂卖了。”
主任想起什么:“团团给出去的喜鹊登梅像清代的。”
两人闻言又去那三家。
团团估计还会回来,没敢乱动他的那些摆件。果然过了半个小时,三人又回来,还有那几个孩子的长辈,手里都拿着团团给出去的东西,告诉团团是清后期的。
团团笑着说:“我书架上还有很多,留弟弟妹妹玩吧。”
众人看向张怀民。
张怀民笑着说:“他的东西他做主!”
那位主任不禁说:“我就说这孩子不知道东西珍贵,你们还不信。现在信了吧?”
众人跟张怀民寒暄几句便告辞。
苏笑笑透过窗户看到众人有说有笑走远:“苏团团,有你真是你爸的福气啊。”
“这话我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啊?”团团到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拍拍肩膀,“张局,过来!”
张怀民给他一脑瓜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