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迎敌。”
木增闻言赶忙站起身子,可身上的伤口太多,他刚站起身来又因为脱力而跌坐在凳子上。
“援兵呢?”
他推开要来搀扶自己的崔侯,连声询问。
崔侯眉头紧锁,不敢言语。
哪里有援兵?
现在到处大乱,大家都是唯恐殃及自身,谁还会来救援?
就算是有人愿意救援,那只有大理府和云南府的人,若是等到他们来救援,估计木增一群人早早的就葬身在火炮之下了。
“沈炼,去找沈炼!”
木增见他不言语,自然明白没人回来救援,但他还不死心,想让人去通知沈炼。
但是没人应声。
目前的情况,且不说沈炼会不会来帮助他们。
他们得有人能从这里逃出去,把求救的信送出去啊!
沉默,始终是沉默。
轰!
突然,一声火炮声响传出。
巨大的震动仿佛要整个宅院崩塌。
“杀!”
紧跟着,外面传来了厮杀声。
刀剑碰撞的清脆响声不断传出。
院内雅雀无声。
谁都知道,这是死局。
没有人可以从这里逃出去。
这一片住宅区即便是有百姓们配合他们,也无法挡住外面的五万敌军,何况百姓们现在根本就支持他们。
木增面如白纸,坐在原地三魂失去两魄,嘴里不知道在自言自语的说些什么。
好一会儿,他忽然站起身来,咬牙道:“死,我要死在战场上,各位,先走一步。”
“誓死追随大人!”
崔侯反应最快,当即回应一句。
下一刻,所有的士兵都跟着高声呼喊起来。
一个接一个,呼喊声响彻宅院。
砰。
正在这时,一名士兵跌跌撞撞的闯入院中:“大人,他们退了!好像是城外来了另一只兵马,趁着
他们没有关上城门,已经冲入城中来了!”
“什么?有多少人?”
“不知道,不过听阵势也有万把人!”
“不管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冲!”
一听说还有人混进来,木增甚至这就是最后的希望,当即下了命令。
最后的一千多名士兵从东城冲出去,趁着伍司考的兵马后退,从东城区杀了出来。
城门处。
沈炼左手抓着缰绳,右手拿着绣春刀,甩了甩刀口上的鲜血,朗声道:“一个不留!”
至于惊扰百姓是死罪这些话,沈炼已经不需要说了,这些士兵在入营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大明的军令如山,一旦惊扰百姓,那就是死罪。
一万名在军营中承受了地狱般训练过的士兵们,终于有了正式发泄心中烦闷的战场,士气的暴涨,在十名千户的带领下,士兵们如同饥渴许久的难民见到了甘甜的绿洲一般冲入了城中,遇上身上有‘伍’字的兵马抬刀便杀,不留活口。
顷刻间,占据了巨大优势的伍司考的兵马变成了劣势的一方。
战场竟然变成了一个单方面的屠杀战场,仅仅是两刻钟的时间,伍司考的兵马竟然有了退却的迹象,有些士兵丢下了装备转身就开始往远处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