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宵禁森严的京城,要想去外面找个人,绝非打着灯笼、喊几嗓子那么简单。
失踪的人究竟哪去了?
如果关在大牢里,一般的人连探监的权力都没有,如何找得到大牢里的人?
比如上次赵东阳被抓去诏狱关黑屋,当时唐风年和欧阳凯联手救他,尚且吃力。如今唐风年如同落地的凤凰不如鸡,要想救石师爷,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石夫人又问:“能不能去找霍大人?”
霍飞是中城兵马司的头头,需要负责中城区域的日夜巡逻。在巡逻时,找几个人,恰好方便。
不过,霍飞的官位也有被唐风年连累的风险。在这个节骨眼上,双方不能走太近。而且兵马司负责街上巡逻,无法巡到大牢里去。
于是,唐风年慎重地摇头。
忽然,赵宣宣说:“能不能请福馨公主帮忙?”
公主相当于捧个金饭碗,只要不干造反的事,公主之位就稳稳当当,不至于像官员那样竞争激烈,随时可能失去乌纱帽。
唐风年想一想,点头。
赵宣宣松一口气,立马走到书案旁,拿起毛笔,一边蘸墨汁,一边说:“趁着现在还不太晚,公主还没睡下,咱们快点派人送信过去。”
这封信,由她亲自来写。
由于太紧张,握笔太紧,导致她的手有点发抖。
晨晨连忙跑过去,帮忙磨墨。
她暗忖:公主是个好人,又和乖宝处得像姐妹一样,肯定会帮忙。早点送信去,公主今晚就能帮忙找人。如果送信迟了,就要拖到明天早上去。
一个晚上,对失踪的人而言,可能意味着生和死的距离。
晨晨太担心石师爷,甚至呼吸都变得困难。
赵宣宣在巨大的压力下,丝毫不敢怠慢,手中的毛笔越写越快,额头和鼻尖悄悄冒出汗珠。
唐风年走到她旁边,看她写的内容,帮忙检查一遍。
赵宣宣觉得自己写得差不多了,转头看向唐风年,问:“还要补充什么吗?”
唐风年眼眸越来越冷静,说:“再添一句,重点是刑部大牢。”
赵宣宣没有啰嗦地询问为什么,而是立马动笔写下那句话,然后把毛笔搁下,又随手拿起旁边一本薄薄的书,使劲对着信扇风,指望墨迹快点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