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双手依旧背在身后(2 / 2)

他拿起桌上的钢笔,那钢笔沉甸甸的,在他手中却仿佛有千钧之力。他微微颤抖着签下自己的名字,每一笔都像是在宣告着一个新的冒险的开始。

杜卢门接过签好字的文件,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他转过身,再次握住黎损的手,笑容灿烂得如同盛开的花朵。

“从现在起,我们就是最亲密的盟友,越囡的成功,就是我们共同的胜利!”

与此同时,越囡与龙国边境之上,苍穹似一块湛蓝的锦缎,悠悠白云仿若轻盈的棉絮,在天际缓缓飘移。温暖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洒而下,为这片广袤的大地披上一层金黄的薄纱。近段时间,越囡竟长时间没闹事,两国边境沉浸在一片风平浪静的祥和氛围之中。

边境的关卡处,往日里神情紧绷、步伐匆匆的士兵们,此刻步伐也变得从容舒缓。他们的巡逻节奏不再像往日那般紧迫,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有序。边境的贸易往来也顺畅无阻,商队的驼铃叮当作响,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商人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着交易成功的喜悦。集市上更是热闹非凡,叫卖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孩童们在人群中嬉笑打闹,一片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这本该是让所有人都倍感欣慰的好事儿,仿佛和平的曙光已长久地驻足于此。

然而,在龙国京城的一间古朴典雅的书房内,秦朝来的心境却与这宁静的氛围格格不入。他静静地伫立在窗前,一袭青衫随风微动。

窗外,几株翠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竹叶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一首轻柔的催眠曲。

可这宁静的氛围却丝毫未能让秦朝来的心安定下来。

他双手背在身后,手指不自觉地轻叩着手臂,眉头微微蹙起,那深深的褶皱里仿佛藏着无尽的忧虑。他的目光透过窗户,眼神仿佛能穿透重重山水,直抵与越囡接壤的边境。他仿佛看到了那看似平静的边境线背后,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案几上,摊开着一叠最新的情报文件。纸张微微泛黄,边角因为频繁翻阅而有些卷曲,仿佛在诉说着这些情报被反复研读的过往。

秦朝来刚刚仔细研读了这些情报,每一行文字、每一个数据都在他的脑海中反复斟酌。虽然上面记录的都是两国间和平友好的往来事宜,贸易数据稳定增长,人员交流和谐有序,但他心中的那根弦却愈发紧绷。

“哼,越囡这种狗改不了吃屎的东西,不可能会识趣儿停止找事儿。”

秦朝来低声自语,声音低沉而冷峻,透着笃定的怀疑。

他脑海中迅速浮现出过往越囡一次次无端挑衅的场景。

曾经,在边境线上,越囡的士兵故意制造摩擦,挑起争端,双方剑拔弩张,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还有那在茫茫大海上,越囡的海盗船对龙国商船进行骚扰,抢夺财物,威胁船员的生命安全;更有甚者,越囡勾结他国,试图在贸易上设置重重关卡,打压龙国的商业发展。每一幕都如同一把利刃,深刻地印在他的记忆中,让他对越囡的突然安分充满了警惕。

他缓步走到案几前,修长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一下又一下,节奏沉稳却带着隐隐的焦虑。

那清脆的叩击声在安静的书房里回荡,仿佛是他内心不安的节拍器。

在他看来,越囡的平静绝不是出于真心的悔改或对和平的向往,而是在暗中积蓄力量,一定是在憋大招。

他越想,心头的疑云就越浓重,那挥之不去的不安如同藤蔓般在他心底肆意缠绕。

书房里的空气仿佛都被这凝重的思绪所凝固,让人感到压抑得透不过气来。

他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急切而有力,鞋底与木质地板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一方面希望这和平的表象能够长久持续,另一方面又深知越囡的狼子野心,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最终,他下定决心,要去常老那里探探口风,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吐为快。

他匆匆整理了一下衣衫,用手轻轻拂去衣角的褶皱,将头发捋顺,仿佛这样就能整理好自己纷乱的思绪。他快步走出书房,一路上,京城的街道繁华依旧。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行人如织,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秦朝来却无心欣赏这太平盛世的景象,他满脑子都是越囡那平静表象下可能隐藏的阴谋。他的脚步匆匆,眼神坚定,仿佛前方有一场看不见的战斗在等着他。

来到常老的府邸,古朴的大门上铜环闪烁着黯淡的光。

那铜环历经岁月的洗礼,布满了斑驳的锈迹,仿佛在诉说着府邸的沧桑历史。

秦朝来轻轻扣响门环,“咚咚”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不一会儿,门被一个身着素色长袍的老仆人缓缓打开。秦朝来向老仆人通报了来意,老仆人微微颔首,引领他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常老的书房。

常老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捧着一本古籍,阳光透过窗户的格子,洒在他身上,给他那略显疲惫的身躯披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他的身形微微佝偻,头发花白如雪,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见秦朝来进来,常老放下手中的书,抬起头,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人感到温暖。他伸出一只手,轻轻摆了摆,示意秦朝来坐下。

秦朝来落座后,没有丝毫寒暄,直接切入正题。他挺直了腰杆,双眉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身体微微前倾,仿佛在极力强调事情的严重性:“常老,我近日越想越觉得越囡的平静可疑。以他们以往的行径来看,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安分下来,我担心他们是在暗中筹划着什么大动作。”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常老听后,轻轻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目光望向窗外的庭院。

庭院里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片岁月静好的模样。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疲惫,仿佛在这和平的表象下,他也有着自己的担忧。

“小秦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两国风平浪静,只要对方能安稳下去,这便是好事。况且咱们边界也在时刻警惕着,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他的声音平和而沉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似乎更愿意相信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能够持续下去。

秦朝来微微点头,他理解常老渴望和平、不想无端生事的心情。常老毕竟年事已高,历经了无数的风雨,更希望能在平静中度过余生。

但他心中的不安并未因此而消减半分。他再次开口,语气坚定,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常老,虽说边界已有警惕,但以防万一,我还是提议在边界增加人手。越囡若是真在憋大招,咱们多些人手也能有备无患。”说着,他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在向常老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决心。

常老看着秦朝来那坚毅的神情,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知道秦朝来向来心思缜密,对越囡的警惕并非空穴来风。

这么多年来,秦朝来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果敢,为龙国化解了无数的危机。

最终,他缓缓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也好,就依你的提议,在边界增加人手。多做些准备,总是没错的。”

得到常老的应允,秦朝来心中稍稍松了口气,紧绷的神经也舒缓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