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改变历史(上)(1 / 2)

怀着不安,张建华一行人开始向T1100碳纤维技术进发。

与此同时,社会上关于左的声音越来越多。

进入5月,大革命正式开始。

京城作为首都,自然是首当其冲,从学校到工厂,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运动。

在这种环境下,张建华等人一边忧心忡忡,一边低调搞科研。

只不过他们的低调并没有换来安定的研发环境。

1967年1月,中海造反派夺取了中海市政府的权利,他们的作为不仅没有遭到批判反而获得了肯定。

这给很多人打了一个样本,一些野心家趁机开始夺权,其中就包括张建华他们的碳纤维厂。

不仅是碳纤维厂,张建华几年前主持研发的摩托车、洗衣机等工厂也未能幸免,且问题更严重。

其中,摩托车厂的负责人丁建业被打成了走资派,洗衣机厂负责人李光林的情况也很糟糕,被定性为苏修。

而且和普通工厂不同,盯上这三个厂的还是造反派的核心成员。

这三个厂之所以被他们盯上,就是因为这三家工厂能赚取外汇,可以作为钱袋子。

面对这一切,张建华一时间也有些迷茫,不知道是否该插手。

若是让他对此不闻不问,任由这么乱下去,耽误国家的发展,他觉得自已白白穿越了。

可若是站出来反对,他又没有那么大大能量,极有可能事也办不成,自已也有可能折了。

1967年7月,张建华正在办公室思考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局的时候,妻子安娜突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一脸焦急地对他说道:“建华不好了,工厂革委会要带走孙旭副组长。”

张建华闻言,如遭雷击,噌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是谁让他们这么做的,刘厂长呢?”

“是革委会主任谢旌旗,刘厂长也在被带走之利。”安娜沉重的回答道。

“李杰!”张建华大声向门外喊道。

“张组长您找我?”李杰算是他的半个徒弟,对他很崇拜。

张建华急切的说道:“你现在立刻去组织人手,想尽一切办法拦住革委会,绝对不能让孙旭被他们带走!我马上给聂主任打个电话,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说罢,张建华立刻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聂主任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一接通,他便开门见山地将目前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向聂主任诉说了一遍。

“建华同志,你先不要急,我来想办法,孙旭同志一定会没事的。”聂主任安慰张建华道。

“聂主任,我认为这群人当中有其他国家或组织的间谍,他们这不是为国,而是在破坏国家的建设,阻挠国防建设。

您也知道,孙旭是碳纤维材料研发小组的副组长,掌握着核心技术,是下一步T1100碳纤维研发的关键人物。

把他带走,严重耽误T1100碳纤维的研发,这是给美苏等国帮忙。

我建议您好好查一查这些人,没准他们就是某些势力的间谍。”张建华想到了后世公开的历史资料。

和他同姓那位革委会大将,作为革委会的军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早在1933年就参与发起成立华蒂社,成为国党复兴社的外围组织,两年后赴中海从事文化写作,其间与中统特务来往密切。

1937年抗战爆发后,9月他返回齐鲁大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次年以知识青年的身份去了圣地,同年8月加入我党。

后来靠着文笔成了晋西北日报的总编,期间他妻子李淑华被捕,因他的特殊关系,当时并没有定性为叛变。

不过明后年这件事会不断被提及,张与妻子离婚,但实质上他们还在一起生活。

张建华有理由怀疑,他就是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