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卦(1 / 2)

算卦

村子里的鸡醒得很早。

天蒙蒙亮便在嘹亮地叫,炊烟袅袅升起,和未散的雾缠绕。

是一个晴天。

徐阿蛮不同他们一道走。

清晨霞光还很淡。她擡手压了斗笠,朝沈雾点点头,越过他肩头,目光又有姜刃相触。

她没有多说,自行负剑离开。

徐阿蛮走得匆忙,形单影只,很快就消失不见。

日头已经上来了,霞光争先恐后洒在这片大地上。

谢过老夫妇后,沈雾又让姜刃悄悄放了银子。他招手让小石头到跟前,蹲下和他视线齐平,说:“我有位旧友,也叫小石头。”

小石头啊一声。

“不过他不喜欢别人叫他小石头。”沈雾续道:“他喜欢别人叫他石大将军。”

小石头眼睛发光,简直兴奋得要蹦起来了。

石大将军!

沈雾笑了笑,直起身道:“日后有机会,让石大将军也给你讲故事。”

可怜的小石头不知道,石大将军不会讲故事,三棍子下去憋不出个屁来。

但他还是满怀憧憬,在初升太阳之下目送他们离去。

这仍旧只是一个普通清晨,村子里迎来江湖过客又送走他们。

沈雾嫌车里无趣且闷,与姜刃一起驾马。村子是被重山环绕呈盆地之势,同寒山镇是大不同的景象。

“不知道会不会有匪徒。”

沈雾一边晃着腿于书册上勾勾画画,一边打量四周景色。

姜刃眉头都没皱一下。

虽然习惯了自己讲十句姜刃回一句的日子,沈雾还是摸摸下巴,挑挑眉道:“说不定有采花贼?”

姜刃看他一眼,不是很赞同的眼神。惹得沈雾哈哈笑。

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有些严肃地凑近:“坊内门窗你都锁好了?”别是进了盗贼,那么多宝贝。

姜刃:“……好了。”

瞧瞧。

沈雾随即坐直身子,慢悠悠地想,这也是三棍子下去听不见个屁响的。

-

马车一路往北,这一次中途沈雾没再说要休息。只是路过了一座城隍庙时,他说,“我要进去烧个香。”

这是到地界之处了,正是符州郊外。

符州城在燕梁有响当当的名号,虽然这州城并不大,也称不上极富庶之地。

但符州有章家,一门三尚书的章家。章家族地在此,那位老太君现下还住这里。

故去老尚书又门生众多,称符州是章家的符州也不为过。

然而这也不是最重要的。

符州郊外有座城隍庙。

据传当年太.祖厉兵秣马打天下,在此庙遇一世外高人,得其良言,此后势如破竹,接连夺下数城,一举奠定大梁根基。

故事真不真没有人知晓,城隍庙却是诸多人来的。

沈雾才下马车,那攒动人头就在眼前晃,他眼一转,径直去了茶棚要口茶先。

别问,问就是以茶代酒。

-

燕梁算得上开怀包容,佛法道法都不加以束缚。

前朝哀帝好丹药,对佛法并不推崇,在位期间还有人进言要镇压佛道。

后来朝乱,英雄举兵,又出了阴阳道,善天文,观天下。

直至如今燕梁还设置了阴阳司,专管此项。阴阳司如今那位司空大人,可是御前红人。

寒山镇所属的江州城主,也是一个玩阴阳道的骚包。

沈雾很烦他。

“哎哟,听说没?章家那五少爷今日也要来城隍庙。”

隔壁摊子上有人在吃面。

“我能不知道?明面上来城隍庙,谁知道是不是会情郎啊!”

吸溜声伴随着鄙夷的猥琐笑声。

沈雾吹吹热气,不紧不慢呷了茶。姜刃充耳不闻,也喝了茶。

闹市里两个人谁也没去打听。

托城隍庙的福,原本这算是荒无人烟的郊外。人来人往渐多,也发展出个不大不小的镇子来。

此刻道上喧闹,叫卖小贩扯开了嗓子喊。那角落处的算命先生却闲吵,甩了自己的竖幡,唰一下盖脸上,直接仰躺打盹。

不务正业。

沈雾扫过去,他茶碗一搁,迈步到了他那小木几面前。龟壳铜板乱放,一本册子写写画画,全是黑的。

果然神棍。

“请问,一卦多少?”

沈雾坐了下来。

幡下那人耳朵动了动,嘴也动了动,漫不经心回了句:“一两。”

一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

燕梁还未定时,天下纷争,粮面紧缺,价格高昂。

近些年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施策有方压了下来,但一两银子,也足够买二石大米了。

百姓们信神佛,可寻常时候谁花这冤枉钱来找你算卦。

摆摊一日有十个人来问已经算收获颇丰。而十个人里有两个人算卦,那都得叫生意兴隆。

所以即便沈雾来问,算命先生也不大想搭理。

没准儿又是来问着玩的。

“一两?”沈雾开了折扇,道:“给我来十卦。”

算命先生噌一下坐起来了,真是很有一番垂死病中惊坐起之态。

他扯掉竖幡,再见沈雾的面容,脸上的笑瞬间快成花了。举起袖子擦了擦口水,连忙嘿嘿道:“算什么?”

也不管沈雾要算什么,见钱眼开的算命先生已然安排好了一条龙服务。

“先来给公子算卦姻缘罢。”

姜刃此刻正站在沈雾身后,他盯着那满眼金光的算命先生,见他张嘴就要讲话,打断道:“不算。”